•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
评论员观察|黄河安澜的山东担当
2021-12-01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黄河安澜的山东担当

    ——三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山东必须肩负起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这次全会,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以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审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更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作重点,为确保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地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寄予厚望。2020年初,总书记勉励我们“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六中全会召开前夕,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又要求我们“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信任和肯定,是厚望和重托,也是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山东在黄河国家战略中的战略定位,为我们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这次又通过召开全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彰显了奋力“走在前”的强烈政治担当。当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纵深实施的关键阶段。走在前,就要求我们在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以更为广阔的流域意识、空间意识、腹地意识,更加自觉把山东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来思考和推进,更加主动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打头阵”“当先锋”,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全省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行动,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切实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扛好黄河安澜的山东担当,必须找准自身定位,谋划特色路径,增创发展优势。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必须按照“走在前”的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蹚出大江大河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要全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确保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要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构筑沿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带,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要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沿黄达海互联互通大通道,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要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健全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扛好黄河安澜的山东担当,必须聚焦发展重点,明确主攻方向,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增强黄河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要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实施黄河防洪减灾工程,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久安澜。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约束,管住黄河“水池子”,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深度节水控水。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治理,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要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塑优“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支撑。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