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黄河水面上的雾气还未散去,牙什尕镇塘沙一村活动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几口大锅热气氤氲,准备好的15张桌椅上已经坐满了男女老少,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相继端上桌,牙什尕镇塘沙一村“同吃一碗面”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碗“引领面”:党建引领展示新作为。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村党支部大力宣传“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政策,优秀共产党员韩索么乃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家在沈阳开设拉面馆,积极动员吸收贫困户劳力进店务工培训,相继带动30余户80余人外出拉面务工。一碗拉面,为全村脱贫致富引领了方向。现在,韩索忙乃将饭馆交给大女儿经营,夫妻二人回到村里购置了一些牛羊,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他骄傲的说:“这几年村里的面貌越变越好,党支部把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就要发挥带头作用,回来创业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尽力为村党支部分忧。”
一碗“振兴面”:脱贫振兴激发新动力。村党支部书记韩建华介绍到:“我们村有贫困户53户231人,到2021年,脱贫户中拉面务工达到46户102人,月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许多家庭对过上好日子更有信心了,于是又趁势发展起养殖、运输、承包工程等产业,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手,一碗拉面为我们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宣讲下去,把省市县委全会的精神继续落实下去,让村庄和群众的精气神都振奋起来!”
一碗“幸福面”:改头换面群众展笑颜。67岁的马有来说:“我们家女儿法土买通过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培训了炒匠,用学来的技术和女婿在天津北辰区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很不错。2016年我家享受危房改造盖了一面砖混结构的房子,今年又盖了西房,大门换新了,庭院地坪也硬化了,由于平时喜欢干净,被大家评选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哈哈!孩子们想念爸妈的时候就用手机视频聊天,看着小饭馆热火朝天的样子,他们常嚷嚷着要吃牛肉面,这不,今天就在家门口,我们爷孙6人都吃了一碗幸福面啊!”
一碗“团结面”:民族团结绽放石榴花。驻村第一书记赵廷鹏说:“驻村六年多来,我已经成了这里的唯一的“少数民族”了。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亲邻好友带动下,在自身不懈的努力下,村里的青壮年百分之八九十都去外地拉面务工了,一碗拉面带富了村里一户又一户回族家庭,看着这个小山村一天天变美变富,这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团结离不开的,也与党和群众的团结离不开的,今天父老乡亲共享这碗“团结面”,心连心手拉手齐创共同富裕。而且听说今天我们村里要搞活动,隔壁的曲日么卡村锅庄队主动提出要来助兴,我心里高兴!”
一碗“感恩面”:政策春风吹透感恩心。脱贫户马素么乃一边拉面一边说:“由于爷爷常年卧病在床,导致家境比较困难,2015年,村里评选我家为贫困户,2016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在河北秦皇岛带薪在岗培训了拉面手艺,学成后和妻子二人在河北科技学院食堂的里打工至今,从当初每月我俩收入5000元到现在能挣到10000块呢,收入稳定增长。现在学校放假,我们回来为全村父老乡亲献上一碗感恩的牛肉拉面,一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二是感谢乡亲们对我家的照顾和关注。”
在宽敞的广场里吃着热气腾腾牛肉拉面,父老乡亲谈声笑语间喜上眉头,不仅消除了冬日的寒冷、平复了平日里磕磕碰碰、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更让塘沙一村的广大党员群众感受到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像春雨一样滋润心田,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厚植于心。(通讯员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