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火焰山下民族团结花正艳
2021-12-12 来源:川观新闻
  • 作者:编辑:李玲
  • 傍晚时分,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的红石榴文化广场俨然成了各族孩子欢乐的海洋,这里一拨孩子打乒乓球,那里一群孩子踢足球;广场旁的农民书屋里,各族群众在这里读书学习;葡萄干加工厂里,各族工人在一起忙碌着……像新城西门村这样的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吐鲁番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有效抓手。

    空间互嵌促融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团结就是力量。近几年来,我市从空间的互嵌、经济的互嵌、社会的互嵌、文化的互嵌以及心理的互嵌五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吐鲁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吉真平说。

    互嵌式行政村、社区和小区的建设,是空间互嵌的抓手。截至目前,吐鲁番市现有互嵌式行政村138个,占比80.7%;互嵌式社区81个,占比94.2%;互嵌式居民小区418个,占比90.1%。

    近几年来,吐鲁番新建的40多个小区均为互嵌式小区。“对于商品房,我们通过对开发商销售环节加以引导,使新建小区互嵌式居住率达到10%以上;对于公租房、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等情况,我们的引导力度更大。”吉真平说。

    互嵌式居住是大前提,但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各小区建立了一系列机制,比如发挥楼栋长、十户长、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等,促进邻里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实现居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娱乐在一起、守望相助在一起。”吉真平说。

    高昌区葡萄镇火焰山社区是互嵌式社区的典型。“逢年过节我们都要组织居民举办邻里节活动,我们还组织成立了爱心妈妈团队、胡杨志愿者服务队等,引导居民互帮互助。”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阿依提拉·肉苏力说。

    在该社区办公楼二楼,有一个六点半学校,各民族孩子放学后,可以到这里复习功课。正是在这里,维吾尔族小朋友依尔帕尼·帕尔哈提结识了本社区回族小朋友林星星,两人如今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通过孩子,我们双方家长也成了好朋友,时常相互串门,一起吃饭,就像亲人一样。”依尔帕尼·帕尔哈提的妈妈再努尔·热合木吐拉笑着说。

    经济互嵌共发展

    12月6日,在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干加工车间内,阿斯亚·吾买尔正和同事们忙着将一筐筐葡萄干码放整齐。

    新城西门村村民阿斯亚·吾买尔从事这项工作已经3个月了,与60多位各民族同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相互之间都是一样对待,互帮互助;老板是汉族,对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大家只想多干活,能多挣些钱。”她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空间互嵌的基础上,我们还推进了经济的互嵌,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致富。”吉真平说,“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时,我们与投资企业约定招工时少数民族员工要达到20%至30%。”

    阿斯亚·吾买尔就是这一措施的受益者。她和丈夫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7500元。“家里买了新家具,我们本来就有辆车,计划将来换辆更好的。”她笑着说。

    “干部结对认亲达不到全覆盖的,我们通过工商联动员企业职工参加结对认亲活动。有些种植大户在村里承包土地,我们倡议提高本村村民用工比例,鼓励种植大户参与村里举办的各类活动。”吉真平说。

    文化互嵌促认同

    从2018年开始,吐鲁番市坚持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组织每户群众安排一名代表,免费参观游览博物馆、千佛洞、苏公塔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大家从所见所闻的重要史实中,清楚地认识到新疆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地方;针对16岁到70岁的村民,组织群众工作“视频大宣讲”,讲清讲透党的惠民政策和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基本观点,讲清讲透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

    如今,这两项活动已经覆盖居民20多万人。“说一千遍,不如看一眼。活动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深刻哲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大众化话语,进一步铸牢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吉真平说。

    在吐鲁番市,文化的互嵌随处可见。“现在大家一起过春节、过中秋节,各民族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新城西门村村干部阿依努尔·帕塔尔说。

    社会的互嵌则是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保等方面,让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吉真平说,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心理的互嵌。

    吉真平介绍,现在少数民族的家长给孩子择校有了新变化,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择校标准。

    吐鲁番的每个村子都有幼儿园。“到了农村,常常会有孩子主动走过来,伸出小手,用普通话说‘您好’。”“语言不通时,家里的孩子往往就是最好的翻译。”吉真平欣慰地说。

    “如今,每逢国庆节,家家户户自发挂国旗。这说明大家都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吉真平说。

    相关新闻
    来了!贵州网信工作周记(12.06-12.12)
    深州市消防救援大队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宜宾翠屏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