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学习论理】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2021-11-23 来源:实践杂志社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出处】

    出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原文】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启悟】

    历史的长河百转千回,奔腾不息;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前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一百年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史中始终掌握历史主动、不断创造伟大成就的动力所在。

    “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中国共产党人“顶”马克思主义的“天”,“立”中国国情的“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创新中守正,守社会主义制度之正,在守正中创新,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新。翻开风雷激荡的百年史册,一次次历史抉择的紧要关头,总伴随着思想理论的飞跃。在革命年代,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支部建在连上”等思想,使“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时代问题,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先进的思想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新的伟大篇章!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