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e言e语 >
管住App后台读取相册的任性之手
2021-10-12 来源:南方网
  • 作者:编辑:李玲
  • 10月8日,有用户贴出截图称,“iOS版微信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该用户表示,除了微信外,QQ、淘宝等多款国产软件也存在后台频繁读取用户相册的行为。对此,该用户表示质疑:“为什么要这么操作,究竟读取了什么额外信息,如何处理用户隐私?读取用户隐私信息必须要让用户知情,这是底线。”

    虽然微信辩称“只有在用户授权微信可以读取“系统相册权限”的前提下,才会使用该系统能力”,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户发送图片体验更快速流畅,但仍有大量用户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在这样的读取中,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是否得到了尊重?频繁读取用户相册可能带来用户个人隐私泄露,APP优化用户体验的“好心”要建立在用户自愿选择的基础之上。此前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就指出,网络运营者在提供产品与服务时,普遍存在隐私条款笼统不清,或让隐私条款变成“隐秘条款”,或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款,或展示的内容晦涩冗长等问题。

    现实是,App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成了顽疾。2020年央视新闻就报道过: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办公软件“TIM”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此外,还有很多常用的社交、办公、娱乐软件也都存在后台高频率读取手机信息的行为……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就是一座“富矿”,App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分析用户的活动范围、活动习惯、消费偏好,通过分析数据投放精准广告,进行精准营销。更有甚者,一些App还会将用户个人信息二次转手给其他平台牟利。在占据“技术高地”的强势互联网企业面前,广大用户的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状态。

    在“后台读取用户相册”遭到用户质疑、媒体曝光后,微信回应称,最新版本中将取消对该系统能力的使用,优化快速发图功能。不管App是出于优化用户体验的目的,还是有意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都不能无视。要保障用户自由选择权,互联网企业要在尊重用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做好平衡,优化服务。

    针对App过度搜集用户信息乱象,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App超范围收集、强制授权、过度索权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斩断App伸向用户个人信息的“黑手”,强化对App等互联网产品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加大对侵犯用户个人信息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要加强维权意识与防范意识,不要对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妥协”,不能为了便利不惜让渡个人隐私,对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维权,也要用脚投票。

    App偷窥顽疾不能久治难愈,App不能继续成用户个人信息的“偷窥者”“盗窃者”。要形成各方合力,破解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顽疾,管住App自动读取用户相册的任性之手,才有利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南方网戴先任)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