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在行动 >
冒充“孙子”忽悠奶奶 民警上门拆穿骗局
2021-12-24 来源:平安新任城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奶奶,我在学校不小心把人打伤了,现在需要钱,你快转给我!”

    接到“孙子”求助电话后,老人没有多想,立即拿了钱急匆匆出了门,结果却在银行被民警给拦了下来。

    12月21日,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连续劝阻两起诈骗嫌疑人冒充老年人“孙子”“外孙”对老人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

    详情如下:

    01

    12月21日9时30分,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110接处警一中队二网格接群众报警:一对老年人在银行内对陌生人进行汇款,疑似被诈骗。

    接警后民警带领队员迅速赶到现场,经了解,两位老人接到了自称“孙子”的电话,“孙子”在外地出事了,需要一大笔钱,老人心急如焚立即按照对方要求赶赴银行转账。前两天老人已经在其他银行向对方转了30万元,但“孙子”说不够,老人今天准备再转11万。

    民警当即阻止了老人继续转账,经查看收款账户信息,民警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民警告诉老人这个自称“孙子”的人是骗子,但老人依然半信半疑,民警对骗子的诈骗细节逐一进行解释说明,并帮助老人与其儿子进行了电话联系,确定老人被骗了。

    民警随即带老人至辖区派出所报案,并向其普及了防诈骗知识,老两口对民警帮助其及时止损表示感谢!

    02

    12月21日11时30分许,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110接处警一中队二网格接群众报警:称有人对其父母进行诈骗。

    接警后,民警带领队员迅速赶到现场,经了解得知:报警人的父亲廖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老人在外地上学的“外孙”,因与别人打架需赔偿。而且自己手机被扣了,只能借用别人的手机。因其外孙电话确实打不通,老人不确定对方是否是骗子,于是向民警求助。

    经民警进一步询问老人及其儿子,最终民警确认对方为电信诈骗嫌疑人,于是嘱咐老人一定不要听信对方向其汇款,并为老人普及了防诈骗知识。

    套路分析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取得联系方式,精准发送信息,冒充受害人熟人,以关怀式的聊天拉近与受害人之间的距离获取初步信任,使受害人放下防备。

    骗子利用“隔代亲”的情感特点,以“出事故”、“被警方拘留”等紧急事件为由,假装用焦急的语气和受害人通话,勾起其担心的情绪,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骗子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让受害人不要告诉其他人,并催促受害人赶紧往指定账户进行转账汇款。实则是为了阻断受害人与其他人的沟通,从而对骗子说的话深信不疑,落入骗局。

    1. 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亲属”,急事需转账的情况,可先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家庭其他成员进行核实。

    2. 多向家中孩子和老人宣传反诈知识。

    3. 尽早注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可自动阻断诈骗来电、短信、APP,可验证聊天对象真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