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搞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决定》,提出,5年间全市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递增18%以上,利税年递增15%以上,到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90亿元,从业人员60万人,企业利税过3亿元的乡镇达到5个,过亿元的乡镇20个,利税过亿元的企业5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0家,基本形成机制灵活、布局合理、规模优势明显、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乡镇企业新格局。全面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尽快建立起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导,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乡镇企业新机制;加快结构优化调整步伐,突出扶持发展重点;加大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步伐,在提高中发展;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乡镇企业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措施。
2004年 第二批来自长江三峡的401名开县移民抵达济宁市。
2007年 曲阜入选“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08年 省委书记姜异康在济宁市考察工作。姜异康深入企业、港口、社区和群众家中,详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指示精神,把省委工作会议的部署与济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优势,奋力崛起,把济宁打造成为区域发展新高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陪同考察。
2010年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活动,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得到强化,贯彻执行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让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 济宁市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至此济宁市连续2年获得此项荣誉。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71.7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居全省首位,快于GDP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7.2%,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成为支撑GDP增长的主要力量。
2019年 “儒韵圣城 合作共赢”2019·济宁(北京)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在北京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在恳谈会上致辞。会上举行了现场签约仪式,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伟光汇通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山东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到会签约,共签订项目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