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 地委召开农村互助合作会议。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上年试办的29个发展到524个,互助组发展到6.7万个,参加农户52.26万户、占全区总农户的52.3%。
1985年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市党政机关建立和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意见》,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实行机关工作岗位责任制。
1993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姜春云,在市委书记王修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仁元陪同下,先后到金乡、鱼台、微山、邹城等县(市)进行调查研究。就如何确保1993年经济工作又快又好发展,姜春云强调要办好八件实事:第一,千方百计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第二,下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第三,要集中有限资金保重点;第四,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五,要全面推进技术进步;第六,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第七,要加紧学习,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八,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
2009年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率领济宁市经贸代表团应邀访问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并代表济宁市政府与塔甘罗格市市长费加宁签署两市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协议。
2011年 市政府印发《济宁市“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和新兴产业水平,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重点建设七大特色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基地4个,推动产业聚集和企业群体聚集。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联合攻关,到2015年,累计建成7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攻克3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重点发展七大产品集群,培育30家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到2015年,累计创10个中国、山东省名牌产品,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企业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