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 地委常委会制定印发《关于认真执行〈准则〉改善领导作风的若干规定》,提出,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心扑到“四化”上;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搞特权,做克己奉公的带头人;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984年 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有关应注意的问题和规定》,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由县(区)政府颁发土地证;对所有荒山、荒滩、荒水、荒地都要承包到户或联户,限令时间绿化或利用,并由县(区)政府发给使用证。承包期放长到30年或50年以上,允许子女继承和中途折价转包。现有片林、果园、桑园和其它经济树木,要承包到专业户或专业队(组),一定30年不变。对各种养殖水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承包到人、到户或到组,承包期至少15年不变;大力扶持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加强产前、产后服务工作;加快以饲料、食品、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继续深入改革供销社、信用社体制;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运输业;收购农副产品实行购销合同制;搞好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1989年 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莫尼克公主一行16人,在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陪同下到曲阜参观访问。
2006年 2006国际华夏医药学术大会在济宁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吴咸中等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内地医药学界的40余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
2013年 在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中国人居环境奖授牌仪式上,济宁市获颁“国家园林城市”奖牌。2007年4月,济宁市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多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项目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城市宜人宜居环境逐步形成。2011年,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7.52%、32.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9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顺利通过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检查验收。2012年2月,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据统计,济宁市先后投入资金13.9亿元,在增绿量、优格局、提品质的基础上,相继建成改造南池公园、任城湿地公园、廖沟河公园、北湖起步区景观工程、人民公园、百花公园、南郊动植物园等17处公园绿地,新建、改造城区道路36条,整治城区小街巷212条,建成绿色通道3276公里,形成了“一心、五廊、双环、多园”的园林绿化体系,各项城市绿化指标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优化,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风貌。
2018年 济宁市入选山东省智慧节能示范市,并获得900万元资金切块,专门用于支持智慧节能管理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