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 地委和各县(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地、县级领导纷纷深入社、队进行调查研究,各级干部结合调查研究,认真解决集体生产、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1990年 市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规定》。26日—27日,市委召开七届三次全委会,对学习和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意见。
1991年 市委批转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市直机关党的工作的意见》,决定将中共济宁市市级机关委员会改建为中共济宁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领导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规定了市直机关工委的职责范围和建制;明确了市直机关党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党组织的设置,将十个系统党总支改建为系统机关党委,配备副县级专职副书记;确定了市直机关党组织的主要任务;要求加强党内监督,严格组织生活制度。
2009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济宁市视察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听取了济宁市关于曲阜片区大遗址有关情况和保护工作汇报、视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后,刘云山对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大遗址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历史,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见证,是一个地方历史底蕴、文化根基和民族传统积淀的体现。大遗址蕴含的远古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以大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保持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链条。曲阜片区大遗址作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自大汶口文化时期以来的历史文化脉络基本没有中断,遍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在全国极为罕见。我们必须以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切实加强保护工作,通过大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传统与人类现代文明相适应,与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相协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陪同视察。
2011年 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组抵达济宁市,对济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全省重点流域沿线12个市的政府领导出席会议。
2012年 全市2011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三个体系”建设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讲话中强调,要建立科学明晰的目标责任体系,围绕市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定位和“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勇争一流,把目标责任转化成具体明晰的工作任务,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执行责任体系;要建立严格高效的考核奖惩体系,更加突出中心工作,更加突出客观公正,更加突出结果运用;要建立坚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体系,突出督查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强化督查问责。
全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讲话中强调,突破县域经济必须选准突破的重点、拉开突破的架势,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强县向更高水平小康迈进,中等县全面达小康,薄弱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弱县三年翻一番、强县四年翻一番;强县在全省位次进一步提升,中等县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薄弱县跨入全省中等县行列。一要突破工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二要突破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三要突破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四要突破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市委、市政府组织44个市直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就“立说立行抓落实、问责问效转作风”做出公开承诺,济宁电视台公共频道、东方圣城网和济宁新闻网进行全程直播。
2018年 济宁市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王艺华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主持会议。王艺华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切实增强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明确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点任务,大力发展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实施“四新四化”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聚焦打造一流发展环境;要凝心聚力抓落实,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强大合力。
2019年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打造齐鲁样板引领区,勇担农业大市责任、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特色美丽乡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动力,健全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贯彻落实等八个方面提出34条意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