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 济宁地委、专署复信菏泽地委、专署,欢迎与接受两专区开展友谊竞赛。竞赛提出“今年亩产400斤,明年600斤,3年过长江,5年千斤粮”等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奋斗口号。
1987年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的意见》,在继续落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措施,进一步推进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为搞好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等5个方面提出要求。
市政府印发《济宁市国营小型企业租赁经营试行办法》《济宁市企业股份制试行办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两个《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试点和推广工作;热情支持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的企业,鼓励经营者大胆改革,确保经营者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乱加干涉;把经营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
1994年 汶上县在维修重点保护文物——太子灵踪塔时,于塔基部的塔宫中发现一批佛教圣物:佛牙、舍利、东魏石刻弥勒佛造像、水晶牟尼珠、水晶宝瓶、七宝琉璃净瓶、银质菩萨像等。这批圣物被珍藏在一个雕制朴实、大方的石匣中。匣内层层相套,有金棺、银椁、木盒;金棺安放在一个银制棺架上;金棺除安放上述圣物外,还装有金条、宝珠、玛瑙管、水晶管、玉石坠、绿松石坠、银封箍等。此次共发现141件文物,大都是罕见的文物珍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绍良说:“汶上塔宫出土的文物,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是稀世罕见的佛教圣物。汶上将成为中国第二个法门寺。”据石匣上的铭文记载,北宋熙宁六年二月,赵匡胤的玄孙、中都(汶上古称)赵世昌到宋都开封,在嘉王赵君页府第里求得佛牙一支、舍利数百颗,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葬于县城宝相寺太子灵踪塔。这批佛教圣物一直在塔内埋藏了882年。据有关文献记载,佛牙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灵骨,一直被佛教界视为无上圣物。这次共发现一颗佛牙和900多颗舍利,其中状如米粒、圆润光洁如五色珠的舍利324颗。这一消息引起轰动。6月2日,新华社用6种文字向海内外发布消息。6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在显要位置刊发消息。
2003年 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经济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贯彻市场就业的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就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重点扶持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着眼长远、完善政府责任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到“十五”末,力争用3年多的时间,实现再就业2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2018年 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召开,贯彻落实全省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济宁市下步任务。截至4月16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开展集体研讨217次,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共开展调研1136次。针对“大学习”“大调研”中查摆的742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770余条,即知即改问题580个,开展专项整治24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