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这个时候应该适度地多印钞票、拉台楼市、拉台股市,让我们消费起来。
王牧笛:今天的“郎眼”我们聚焦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过去的2021中国经济到底怎么看?
连平: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全球疫情反反复复、美国的货币政策酝酿向偏紧的方向进行调整。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像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反全球化的这些思潮对经济运行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也承受了一系列的压力。比如说需求是收缩的、供给方受冲击、预期也在转弱。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其实国家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宏观政策的灵活度还是比较高的。准备金方面,2021年降了两次;年底的时候还推动LPR的利率也向下调整。总的来说,中国经济还是保持了一个相对平稳的运行。
陈珠明:年初时,对2021年总体来讲是比较乐观的,当时我有一个判断,印度和非洲的疫情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现在看来,这两个地方的疫情还算控制得比较好。中国经济2021年,总体表现略好于预期,8%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刘金山:其实我们形容2021年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一个字母来形容,就是一个“V”。上半年经济增长各种指标偏好,到第三季度它就下降得很厉害了,而第四季度它又回升。而偏V形的背后,2021年的经济我们可以称之为新三期叠加。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常态期;第二个期,输入型通胀的集中爆发期;第三个,关键生产要素的集中短缺期,比如说芯片、零部件、能源危机等。
陈珠明:但是这个V还没有上升到年初的高度,当然可能与基数也有关系。
郎咸平:去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冲击是——疫情带来的一系列美国政策的变化。美国滥印钞票,一共多印了4.6万亿美元的钞票。全世界通货膨胀,大宗物资暴涨,我们企业的进口成本大幅上涨。我们企业肯定是过得很辛苦,消费不足的市场、人民币的持续增值、进口成本大幅上涨。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呢?我认为2022年美国这种滥印钞票、放水的政策扛不下去了。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这个时候应该适度地多印钞票,拉抬楼市、拉抬股市,让我们消费起来。
王牧笛: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很多的关键词,最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稳”字,原来叫做稳中求进、稳中有进,今年叫“稳”字当头。
连平:今年的会议应该说有许多比较强烈的信号,非常明确地给出了“稳”的信号。统计下来可能有至少25处谈到了“稳”字,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已经设定了一个远期目标。2035年中国经济实现翻番。虽然它没有提中国经济增长翻番,但是提的是收入的翻番,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从现在到2035年要实现翻番的话,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差不多每年平均的增速要达到4.8%。因此我们认为在202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至少应该保持在5%以上。
要达到5%以上,在2022年或者说2022年之后的几年,恐怕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稳”字当头,要稳住这个大盘。
那么这次会议上面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关于如何“稳”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主要是提了7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政策,到结构性的政策等等。比如说希望在2022年各个相关的监管条线和地方政府能够更多地推出一些稳增长的措施,而不要再去实施那些收紧的措施,带来一些负面压力的措施。第二个就是希望所有的政策,能够尽早地推出,适当的提前来发力。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它给出的一个信号,是整个在2021年所具有的政策的环境,会在2022年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目的也就是说要能够稳住当前经济运行的大盘。
王牧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这么着重地提这个“稳”?
陈珠明:可能一个是国外的背景,美国美联储经济政策对全世界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冲击,这个时候中国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可能就不是稳了。第二个,我们国内,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一个很稳定的经济环境。
刘金山:目前这个美联储采取的是一种叫做混合性的调控政策,它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三件事。首先是一个Taper,缩窄、缩小购债规模。2021年11月份之前,美联储是每个月要购买1200亿的债券,其中800亿国债、400亿抵押证券。从11月份开始,每个月减少150亿。从2022年1月份开始,每个月就少300亿,到3月份就说停止了。美联储之所以要收货币之水,主要是基于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太高了。9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5.4%。如果物价还下不来,接下来它可能要加息。加息估计在2022年年中的时候,就是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项目交接的时候。迟的话可能是三、四季度。
王牧笛:12月15号的美联储的这个会议应该是历史上比较鹰派的一次会议了。数据看美国11月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8%,是近40年来的最快的增速。
郎咸平:我们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8.3%、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4.9%、第四季度应该在4%到5%之间。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济稳增长的基础是,我们是唯一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的所有科目的国家。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44个大项、207个中项跟666个小项的唯一国家。目前对我们经济而言最大的威胁、冲击就是消费力的不足。所以我们政府目前要想尽一切办法,拉抬消费力。拉抬消费之后,配合上我们这种全产业链的这么一个经济结构,“稳”这个字一定是明年可以轻松做到的。
王牧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前没有提出过的三个事,叫做三重压力。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这三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刘金山:其实这三句话还是“稳”字当头要稳什么。就是要通过化解这三重压力来稳。需求收缩指的是什么呢?上我们的货币量截止到2021年底,有240万亿的货币量,换算成美金是36万亿美金。我们的货币量是全世界第一的。而且我们的整个市场潜力,14亿人、4亿的中产阶级,但是这种市场潜力,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好在2021年进出口还是不错。从供给冲击来说,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对制造业最大的影响是成本,成本急剧上升,接下来就是预期转弱。大家就觉得是不是接下来就要经济要陷入衰退了?所以说202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提“稳”字当头,实际上也是要树立一个信心。我们承认有这三个压力,我们就是要解决问题、不回避问题。
王牧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在各个垂直领域都有描述,本期节目我们先说说金融。2021年的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包括对于资本这件事情,如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