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25个“稳”字一锤定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定调
2022-01-10 来源:红网官方帐号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闭幕,这是十年以来开得最早的一次。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细读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后,笔者注意到,“稳”字提到了25次,而去年和前年分别提到了17次和21次。

    事实上,“稳中求进”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总基调。今年的会议着重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连用两个“稳”字,字字千钧,是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内外环境的关键所在。抓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那么目标导向则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会议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在这样的复杂宏观环境下,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港珠澳大桥,朝霞漫天。(图/视觉中国)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恢复保持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今年则强调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即是说把政策发力的“端口前移”,以稳求“进”,以进促“稳”。

    面对客观存在的“三重压力”,中央重点部署“七大政策”应对,具体如下: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其中,对宏观政策的要求中,更加重视效能、精准、可持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等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在改革开放政策中,提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在社会政策中,提到“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些内容都是首次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七大政策”可以说囊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新措施、新提法、新变化值得重点关注的同时,更彰显了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和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娴熟能力。

    稳预期:明确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比如关于共同富裕。会议指出,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关于资本。会议指出,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会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会议要求,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图/视觉中国)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部分领域原本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风险有可能暴露,因此中央强调稳字当头,为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指明了方向,唯有行稳才能致远。而对资本设置“红绿灯”意在强调资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但资本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使资本进入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将是势所必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以来,部门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暴露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些短板和瓶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社会大众对能源革命的深入讨论和思考。今年的会议强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即是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的平稳转换。

    中央明确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既是对现实问题从认识论上的“纠偏”,也是一锤定音地消弭了对现实问题争议中出现的各种“杂音”,极大地凝聚了社会共识。

    “六稳”“六保”:心系民生的关键词

    有恒产者有恒心。各方面都高度关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究其实,除了宏观政策上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也以大量的笔墨倾注于民生工作。

    从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到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等,无一不是落脚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月6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境内,列车在张吉怀高铁吉首段行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振军 摄)

    2018年,“六稳”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年,增加了“六保”。今年的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对年终岁末的民生工作作出暖心安排。今年的会议强调,要统筹安排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阴霾远未散去,供应链修复缓慢,并叠加着通胀压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数据,雄辩地证明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中国经济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8%,全年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或将达1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今年前10个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已超去年全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一言以蔽之,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盘稳如磐石。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