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形势时提到,“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今年预判我国主要面临“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此背景下,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沉着应对重大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统筹协调,稳中求进迈向新征程。
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增量均将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社会政策应保障民生底线。一是应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二是应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三是各方力量应积极推出有利于各群体就业措施,以及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稳定最大的行业之一。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必须要鼓励弹性的、改善性的消费需求。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干部工作善用“统筹协调、系统观念”。经济工作的开展应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干部应多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注重协调推进;应注意防治顾此失彼、防止把长期目标短期化;应把系统目标具体分解,防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