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专区 >
“青筋”暴起,说明有毒素淤积?没有科学依据
2021-06-17 来源:科普中国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讯 很多人的手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青筋,粗细不一,颜色也是各有不同。对于这些青筋,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手上的青筋暴起,是毒素淤积的结果。青筋,到底是什么?青筋暴起是毒素淤积太多了?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这篇文章就把关于青筋的那些事一一说清楚。

    实际上,在我们的颈部、手背、小腿背侧等区域,会有一些青色的血管样走行的脉络,俗称“青筋”。“青筋”这个说法虽然名字中带有“筋”字,实际上却只是人体的静脉,里面流淌着的是暗红色的静脉血。至于“青筋”的颜色,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不仅会吸收光线,在浅静脉附近的皮肤也会反射光线。浅静脉往往在皮肤下0.5毫米以上,在这个深度会发生复杂的光学过程,红光穿透性强,可以射入血管中,被血红蛋白部分吸收,而蓝光则被更多地反射,就看到了接近于青色的静脉了。而部分皮下脂肪比较厚的人,静脉藏得深,此时蓝光反射也少,也就看不到青筋了。

    青筋暴起,说明毒素淤积?并不可信

    对于坊间流传的青筋是毒素淤积的说法,并不可信。要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青筋显露都是生理性的,无需治疗。

    体格偏瘦的和皮肤白皙的人由于皮下脂肪薄,静脉相对表浅,容易被观察到。而如果肤色偏白,那么可以更多的反射光线,让静脉更加明显。这类人群的青筋尽管明显,但总体来说,隆起程度较低或平于皮肤,静脉走向平滑,不会有明显的迂曲膨隆。

    健身者或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的锻炼,四肢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心脏会增加泵血量,于是动脉血流增加,同时静脉血流也会相应增加,由于静脉壁是相对松散的结构,长期的大血流量会把它们撑的更粗更胀,于是青筋就很明显了。这些隆起的青筋往往表现在手背、四肢等平时用力较多的地方。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脂肪萎缩,皮肤也会偏薄,此外肌肉的萎缩降低了对静脉的支撑和限制作用,让老年人的静脉看起来较年轻人更粗。如果留意他们的手背、颞部,往往可以看到明显隆起的青筋。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加强随访,如果出现了局部的水肿、疼痛、浅溃疡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有些地方的青筋暴起可能提示着疾病,需要引起警惕。

    这些地方青筋暴起,可能是疾病

    脖子上的静脉是颈静脉,负责回流脑袋里的血,并通过上腔静脉运回心肺,如果患有肺心相关疾病,心功能不足会让上述回流途径受阻,于是颈静脉就膨胀了。如果心功能情况更加严重,此时按压肝脏区域,会让颈静脉的隆起更加明显,医学上称之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意味着右心出现衰竭。

    对于长期需要站立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个疾病并不陌生,表现为双下肢皮下静脉扩张,延长迂曲,且直径超过3毫米。静脉曲张往往意味着静脉瓣出现了问题,静脉瓣是静脉中防止血液逆流的生理结构,它不工作了就会导致下肢的疼痛、肿胀、瘙痒等多种不适。静脉曲张的病程可能会很长,初期的不适往往容易忽视,但发展到晚期,会导致局部溃疡,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走。

    对于男性来说,除了下肢,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可能发生静脉曲张,那就是阴囊。阴囊皮下的静脉叫做精索静脉,如果出现弯曲如同蚯蚓,同时伴有阴部的坠胀、腰酸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该疾病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导致不育。

    青筋暴起该怎么治?

    如果发现了上述部位的青筋暴起,那么首先要明确病因。脖子上的青筋,针对性治疗心肺疾病后,往往可以好转;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的可以通过抬高腿部、使用弹力袜等加压方式控制病情;但到后期,则需要通过静脉消融或手术的方式改善症状。而对于精索静脉曲张,必要时需要通过静脉结扎术来解决问题静脉。

    如果并没有发现青筋暴起,要及时预防,由于烟酒容易增加血栓、静脉炎等疾病的风险,会破坏我们的血管,因此戒烟、减少饮酒是预防青筋暴起的重要手段。此外,避免久站或过度锻炼,别给静脉太大压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静脉安安静静,不张扬地陪伴我们尽可能久的时间。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