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多奉献,为党争光多添彩。”84岁的谢立亭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红色宣讲路上走了20多年,如今满头白发,依然精神矍铄,走到哪儿都会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哪儿,肩上永远挎着一个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绿色军包,也在印证着内心至高无上的追求。
“小李,你帮我看看,咱一起探讨探讨,这都是我半年以来的心得感悟。”元旦前夕,记者来到“全国道德模范”谢立亭家中时,老人正在读报。采访过程中,老人拿出了新印的红色小册子《人生的感悟》。他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在骑车外出宣讲的路上受伤了,在家休养的日子里,每天看报纸、读理论、书写学习感悟。
谢立亭出身贫苦,15岁时父亲去世,靠着各级党组织的关心照顾,他才摆脱困境有了一份工作,当时就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一辈子行好事、做好人。2000年正式退休后,谢老放弃清闲惬意的生活, 选择了另一个身份——义务红色宣讲员。20多年来,他走进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用接地气、有活力的语言,讲党史,讲党的创新理论政策,唱响红歌。
“能讲会唱,宣讲效果才会好,得让大家愿意听、听得进去。”谢老说。为了让理论更加大众化,他摸索创新独有的“红色三宝”——一张红色名片、一个红色小册子、一首首红色歌曲。谢老的红色名片,形式新颖、方便携带,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都赞不绝口。红色小册子全是自己编撰,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言简意赅、易学易懂。红色歌曲则是“红色三宝”中最具特色、最富激情、最富感染力的“一件宝”,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老歌,再填上自编的歌词来演唱,使宣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色三宝”在手,谢老的宣讲工作越干越有劲,每天一大早准时出门,帆布包里装着这些“宝贝”,走到哪里,小册子就免费发到哪里,讲到哪里,红歌就唱到哪里。
“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还能讲得动、唱得动。希望新的一年,我可以健健康康,继续为大家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让更多党的声音走进大众心里。”谢立亭说。(记者 李胜男 通讯员 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