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习语润儒乡•党的创新理论“大众话”宣讲时间 | ​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2023-08-11 来源:
  • 作者:编辑:石雨露
  •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彰显济宁本地特色的“大众话”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在济宁广播电台开设“孔孟之乡 理论之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话’”广播节目,常态化精品化打造“习语润儒乡”空中理论课堂,每天一期,以飨听众。


    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大家好,我叫杨琳琳,来自中共嘉祥县委党校,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信心。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首先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

    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要加强研究阐释工作,讲清楚中华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我们嘉祥的周广胜木雕,2022年成功入选“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将文化元素与有形产品结合,打造文创产品让传统技艺再现精彩,我们在鉴赏、使用文创产品过程中亦能沉浸文化意境的享受,现在它已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紧密融入现代生活的一张新文化名片,进一步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最深厚的文化根源、最强大的生命力,滋养着一代代年轻人,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它应当化作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哪怕就是摘抄的一首诗,闲暇时听的一曲乐。坚持文化自信,发扬华夏文明,光荣是也,责任,亦是也。做好传承与发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今时代对其最高的敬意。让我们一起乘文化之舟,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