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习语润儒乡•党的创新理论“大众话”宣讲时间 |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3-08-09 来源:
  • 作者:编辑:
  •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彰显济宁本地特色的“大众话”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在济宁广播电台开设“孔孟之乡 理论之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话’”广播节目,常态化精品化打造“习语润儒乡”空中理论课堂,每天一期,以飨听众。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大家好,我叫杨波,来自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我宣讲的题目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随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为此,党的二十大要求,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使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对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儒学讲堂、文化广场等基层文体活动平台作用,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精神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为落实好上述要求,我们结合辖区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务农变务工的实际,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开创了“屯里党声”宣讲品牌。结合党的理论知识与政策、健康美德生活方式等主题,通过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进地头等形式,开展宣讲201场,覆盖群众1.6万余人,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二是做好“5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幸福食堂”志愿服务,为社区独居老人送上了物美价廉的可口饭菜。雏鹰课堂让无人照看孩子假期有了学习活动的好去处。还有助残帮扶、就业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温暖行动,让志愿服务之花开满社区,让文明实践温暖群众。三是促进优秀乡村文化发展。发挥庄户剧团作用,一方面,邀请其每月在辖区开展至少2场文化惠民演出,另一方面,将剧团骨干充实成立文明迎亲队,做好移风易俗宣传。此外,开展了广场舞大赛、“乐购黄屯好品黄河大集促消费主题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