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理论研究 >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创新谈)
2022-11-29 来源:
  • 作者:编辑:李玲
  •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关键是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营造真正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为深化开放合作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日前,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办。该论坛以“科学向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的科技界同行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深化合作、探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解决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全球视野,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为全球重大课题议题和科技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实践证明,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既提升了中国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使更多中国发现、中国发明造福世界。

      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潮流。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对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才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惠及各国人民。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更加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链接更多优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关键是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营造真正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聚焦重大问题加强国际联合研发与合作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型开放水平,促进创新要素更大范围、更便利地跨境流动。此外,还要努力构建更多、更持久的合作共赢伙伴关系,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吸收人类共有的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共赢。随着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深入,中国必将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吴月辉)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