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这十年 | 数说文旅 魅力非凡
2022-10-19 来源:东方圣城网
  • 作者:编辑:戈腾龙
  • 图片


    十年来,我市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大幅提升。

    · 旅游总收入

    从2012年的342.18亿元

    增长到2019年的825.3亿元

    年均增长13.4%

    2021年实现文旅产业增加值444.1亿元

    同比增速15.6%

    占GDP比重的8.75%


    图片


    目前拥有“三孔”和大运河2处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19处增加到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10处增加到260处;博物馆由11家增加到54家;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全市有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6个省级非遗项目、3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三三制”模式入选2021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到金乡听戏等7项做法入选年度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全国唯一设在县市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获批设立。


    9家企业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位。



    图片


    《梦回三迁路》演出现场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高标准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策划了全省首个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论坛。
    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此,我市5A级景区达2家,并列全省第1位。
    培育了19家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99家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打好文旅融合牌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引进无锡灵山集团、方特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领军文旅企业,建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等先导性文旅项目,实施了鲁源小镇、华侨城十里画廊、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等牵动性文旅项目。
    我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曲阜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省文旅康养强县,邹城、泗水、汶上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尼山圣境、牛楼小镇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培育了60余家国家、省级、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曲阜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三孔景区获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孟府、孟庙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我市研学旅游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打造文化传承品牌

    建成市杂技城等城市文化地标,投入运营济宁大剧院等5处新建专业剧场,声远舞台等设施设备焕然一新。
    累计创作了20余部大型剧目,复排和改编了40余部大型剧目,70余件小型剧目获市级以上奖励,新创作了300余件曲艺、小品、歌舞等作品,《圣水河的月亮》《岁月》等先后荣获文华奖、群星奖、金菊奖。《梦回三迁路》等26个项目被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居全省第1位。
    高标准建成了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市文化中心,运营以来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700余场,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打造了16处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建成28家城市书房,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线下线上相结合,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万场、送戏下乡6.2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余万场、全民阅读活动5万余场。
    制定全省首个《“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累计建成13处尼山书院、3016处达标“儒学讲堂”,《游读圣地——打造世界儒家文化研学高地的探索实践》等12个项目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了“百场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图片



    做好保护传承文章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济宁市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了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等重大项目,曲阜孔府西路建筑群修缮工程入选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全省唯一的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讲好中国故事济宁篇章

    我市高标准举办承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美丽中华 黄河之旅”线上推广山东分会场等一系列重大文旅活动。
    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和旅游研修基地成功落户,文旅部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中重点推介大运河济宁段,11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4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实时推广。面向境外市场持续开展孔孟之乡图片展、汉画像石展等主题海外宣传月活动,上线50余家海内外媒体。
    全国唯一一个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秘书处设在我市,在全省首个开通研学旅游高铁推广专列,在全国首推“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孔府过大年”等营销活动,荣获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等多项大奖。
    我市在国内外的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