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是参与社会治理与经济建设的“重器”。在四川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在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下,四川保险业擦亮普惠金融为民底色,坚守帮扶一线,开展助企纾困、助农增收、消费帮扶等保险帮扶模式,不断延展保险服务,更好保障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对保险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太阳嘛照在山坡坡,迎面来了保险小阿哥,油橄榄种在觉吉村,彝族群众唱起富裕歌……”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觉吉村位于海拔2000米之上,是一个与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隔山相望的彝家寨子。觉吉村属地无三尺平、风吹石头跑、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山村寨,这里的彝族群众生活并不富裕。
穷则思变。平安产险凉山中心支公司派出驻村干部,因地制宜,在觉吉村“复制”昭觉县“悬崖村”油橄榄种植增收模式,试种12亩油橄榄。冬去春来,一株株已经挂果的油橄榄,让觉吉村的彝族村民增收致富梦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
油橄榄种植有“钱”景
“2023年9月、10月,我们分两批带领觉吉村22名彝族村民走出大山,到西昌考察学习油橄榄种植,改变彝族群众‘坐、等、要’的观念,变为‘我要做’的主动。”平安产险凉山中心支公司派驻雷波县莫红乡觉吉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永华介绍,觉吉村靠种植洋芋、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亩产最高3000元,引进种植油橄榄技术,测算每亩经济效益达到1.2万元。
罗永华说,觉吉村试种油橄榄和未来发展油橄榄产业,由中国平安帮扶企业——凉山中泽公司在技术、种苗、管护、保价收购、产品销售方面给予全程协助,平安保险提供60万元资金支持,确保彝族村民利益得到保障。
觉吉村第一个种植油橄榄的吉日黑哈,第一批到西昌考察学习油橄榄种植,他认准了雷波县政府对油橄榄种植的政策引导,看到平安保险的帮扶力度,相信油橄榄种植“钱”景,在其他村民举棋不定时力排众议,拿出一块优质土地试种7亩油橄榄。
“咱相信平安保险,相信驻村干部帮我们彝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努力,我打听了一下,油橄榄的市场行情一直很好很稳定,况且还有中泽公司的收购保底价,油橄榄种植前景一定好。”吉日黑哈打心底里感谢平安保险,感谢驻村干部罗永华指了一条“致富奔康路”。在吉日黑哈的示范带动下,觉吉村的克石祥日动了心,试种了5亩油橄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改变觉吉村靠天吃饭的传统,当地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找路子”,保险机构履行险企的责任与担当“搭把手”,形成“连拉带拽”的支农助农模式,让油橄榄变成“金果子”。中共平安集团党委驻四川机构委员会负责人蔡剑介绍,为了把油橄榄种在觉吉村,雷波县委书记到西昌油橄榄种植基地和拟种植油橄榄的莫红乡进行实地调研,县委常委王军杰带领县相关部门完成了项目的实地考察,邀请“悬崖村”党支部书记莫色和油橄榄致富带头人到觉吉村进行现场考察、项目讲解、分享种植体会。目前,觉吉村油橄榄种植用地已完成规划、公示,土地已经完成整理,平安保险和驻村干部罗永华正在组织油橄榄苗木的种植。
家门口也能就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雷波县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彝族聚居区,彝绣是其传统手工艺品。为保护、传承彝绣,平安公益活动橙色工坊“妈妈的针线活”落地大凉山,旨在传承彝绣民族技艺的同时,实现彝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雷波县汶兴服饰有限公司就是平安保险帮扶的彝绣项目。
在平安保险的帮扶下,雷波县汶兴服饰有限公司从一个小规模的彝绣工坊发展到集设计、来料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近200万元的服装企业,同时还实现了汶水村及周边数十位彝族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2021年10月,在浙江温州服装行业打拼20多年的贺光贵夫妇返乡创业,聘请30多位彝族绣娘,在汶水村创办主推彝绣民族艺术品、带有彝族元素、贴近生活消费品的彝绣工坊。
万事开头难。贺光贵创办的彝绣工坊面临订单少、销路不畅、缺流动资金的难题。为帮助贺光贵尽快完成设备、人员、技术补充,平安保险向彝绣工坊捐赠10万元,助其购买一批缝纫新设备,每年采购、订制一定数量的平安司服、彝绣工艺品等,给予相应基础支撑。2023年,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通过集团总部和平安成员公司订单支持,第一期集中采购90万元,帮扶贺永贵和他的汶水服饰工坊有订单、绣娘有钱赚。
“为更好对接雷波彝绣产业,公司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到汶水村彝绣工坊进行传帮带指导。”平安产险雷波支公司总经理白史体鼓励贺光贵放开手脚干,一心一意把彝绣产业做大做强。用白史体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贺光贵的创业之路不断,平安帮扶不歇。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保险公司的身影。近年来,四川保险业积极响应惠企纾困,将惠企政策落实到位,组织开展保险帮扶行动,打好惠企纾困“组合拳”。新华保险四川分公司自2020年以来,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企业经营用房屋租金的政策要求,给25户符合减租标准的租户减免租金,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