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管理中心按照“提质保量防风险”的总体思路,始终坚持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加强保后管理,采取“一户一策”追偿方案,多举措盘活存量资产,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2020年12月,因周转资金紧张,邹城市张庄镇从事生猪养殖的的陈善棣申请了50万元农担贷款,在农担政策的支持下,其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经营状况逐年向好。不幸的是,2023年8月30日,客户和工人在清理院内化粪池的时候,沼气中度死亡。事故发生后,镇政府、农商银行、济宁管理中心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赴家中慰问。据了解,陈善棣一家五口,三个孩子均在上学,日常开支全靠养殖场的收入,妻子主要负责照顾孩子,没有养殖经验和技术,无法继续经营养殖场,没了收入来源,又有50万负债要还,整个家庭陷入了经济危机,且正值大女儿大学毕业之际,正在备考教师编,家中急需解决还款问题。追偿小组了解到借款人投资了160万元的养殖场目前处于荒废无人管理阶段,便提出了处置闲置资产的办法,家属表示理解、接受,并希望尽快处理。济宁管理中心及时跟进,由中心牵头,第一时间联系镇政府畜牧站、农商银行、村书记,召集村内经营生猪养殖客户,多次到客户家中实地勘察,召开资产处置讨论会,进行多方价格谈判。同时,借助邹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资产处置平台优势,多渠道发布资产信息。
2023年12月13日,公司代偿该笔贷款350887.64元,代偿发生后,资产管理部、济宁管理中心两次到客户家中协商还款事宜,同时积极联系律所商讨调解方案,2023年12月23日还款10.5万,达成和解,签订两年还款计划书,避免了因起诉影响大女儿的教师梦。经过多方努力,历经近一年的时间,最终以每年10万的租金签订3年合同出租养殖场,其中256141.02元于2024年8月29日直接转至公司账户用于偿还代偿款,剩余部分转给家属。
按照省农担公司相关要求,济宁管理中心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风控,两手都不放松,牢牢树立风险底线,及时做好保后管理工作,提升担保贷款投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保证省公司担保业务高质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