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问安华农业保险济宁中支作为一家专注于农业保险的专业公司,相较于其他综合性财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或特色服务?
吕培立:公司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理念,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在产品、技术、服务、队伍等多方面形成了独具安华特色的专业优势。从发现保险需求到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再到产品落地推广,更加快速与高效。
2014年,安华率先在全省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2018年开展“苹果订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后续又推行了非洲猪瘟保险、区块链保险,彰显了我们在农业风险管理上的前瞻视野。在理赔上,公司率先在行业将无人机技术用于农险查勘定损,极大提高了查勘效率;公司制定的查勘定损指引,成为全国第一个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技术通用标准,规范性了农险理赔操作流程。卫星遥感、GIS系统、AHPAD 移动终端等多种科技手段的应用,各种快速响应机制、快速理赔机制的建立,以及总、分公司源源不断的农林畜牧业专家和高素质人才引进,为中支公司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保障、制度保障以及人才保障,为中支农业保险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记者:济宁作为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类和特色农产品。请问安华农业保险济宁中支是如何结合济宁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来设计和推广农业保险产品的?有哪些具体的创新做法或成功案例,能够有效保障农民收益,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吕培立:近年来,公司不断地对本地区农险资源进行调研,充分挖掘广大农户、农业生产企业及地方政府的各类保险需求。通过学习领悟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本地一系列文件及指示精神,强化与各级政府的汇报与沟通,结合本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导向,迅速、有效的推出了区块链肉鸭养殖保险、大水面淡水养殖保险等多款创新型农业产品,促进本地区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018年,公司在兖州地区首先推出行业内第一款“区块链”肉鸭养殖保险,为当地肉鸭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7787万元。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肉鸭养殖保险,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功能和智能合约技术,破解了长期困扰禽类养殖保险承保、查勘以及理赔难的问题,为投保和理赔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当年公司赔偿总金额约150万元,切实挽回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损失,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高额风险保障。
2023年,公司与太白湖新区管委会顺利落地“大水面生态渔业”保险项目,提供风险保障4800万元,为全省首创地方政策性补贴型渔业险种。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了“鼓励发展渔业保险”,公司充分解读政策精神,结合太白湖区水资源丰富特色,多次对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再争创大水面生态渔业保险首创落地的同时,积极协调政府采用“财政直投”模式,实现财政全覆盖。公司以“水”承保,将地方政府每年不固定的地方渔业支出转为固定保费支出,将近5万亩自然水域及其流域全部投保,创新出“以保代投,防保结合”金融支农模式,提高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价值,促进了本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过去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一定遇到了不少感人至深或具有启发意义的案例。能否分享一两个具体的农业保险理赔案例或农户受益的故事?
吕培立:公司在接到农险报案后,均能做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及时为受灾农户提供经济赔偿,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2022年,汶上县汶上街道东湖社区的孔先生因长期降雨导致玉米田遭受严重水灾,损失惨重。报案后,公司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专业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完成查勘定损工作,确认受灾面积116亩。随后,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仅用15天时间就将5.5万元赔款送达孔先生手中。这一及时援助不仅有效缓解了孔先生的经济压力,也赢得了他的高度认可与感激,亲自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2023年,任城区喻屯镇喻屯村一家养殖场魏先生在公司投保生猪养殖保险,投保育肥猪5500头。因受疫病影响,导致生猪大量死亡。接到报案后公司及时了解情况,为提高理赔时效,立即给养殖户开通了自主查勘权限。魏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当日自行查勘后,三个工作日内就能收到赔款。全年,公司共支付魏先生赔款18.2万元,有效缓解了魏先生的资金困境,为其快速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畜牧主管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公司在支持畜牧业发展、保障养殖户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记者:面对未来,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有哪些发展规划?特别是在科技应用和风险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精准度、效率和覆盖面?
吕培立:公司在未来农险发展中将以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为中心,重点在产品创新、科技应用、增值服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精准承保、精准理赔,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应用上方面,一是加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技应用的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系统自动核保、计算保费产品定价等,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快速分析投保风险信息和道德风险程度,有助于产品创新、实现科学定价和精准承保;二是在农产品领域逐步试行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从而实现对农业风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三是稳步贯彻无人机技术与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分辨率高等优势,精准测定承保地块及损失地块面积,同时确保卫星遥感技术在各县实现全覆盖,有利于公司实现精准承保、精准理赔;四是积极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功能和智能合约技术,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减少农险中的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助推禽类保险快速发展;五是全面推广牛脸识别技术与智能测长估重技术,该技术能够极大改善奶牛、生猪养殖保险承保验标和理赔查勘的效果,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六是助力安农保APP的使用及推广,此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使用APP能够在线上开展承保、理赔工作,实现了全险种、全流程、全功能的互融互通。
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在注重科技管理应用水平提升的同时,还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农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户保险意识与参与积极性;二是积极沟通主管部门,获取政府补贴支持,降低农户的参保成本,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三是加大防灾减损措施投入,与农业部门相结合,全方位提供防灾防损服务,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四是强化内部合规检查,确保公司合规经营,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通过多种措施,全方位进行风险管理,确保公司能够在济宁农业保险领域实现稳定、健康、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