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何女士退休后一直希望找一份工作,偶然接触到某“合作造林”公司的销售人员,声称是“响应国家号召,是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投资的新模式”,通过把承包或收购的林地卖给投资人,为投资人托管,林木长成后,双方再进行利益分配,每亩地的净收入可达到六七千元。买的地越多,可以成为销售经理,收益更多。何女士参观了该公司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中的经营场所,了解到购买林木会收到“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印制的林权证”,且投资林业零风险后,毅然拿出接近自己的全部积蓄50万进行投资。
一段时间后,何女士联系不上该公司,根据前期对方给的林场地址独自前往内蒙古考察,发现林地的树只有筷子粗细,并且全是死树,周边杂草丛生,何女士才发现受骗立刻报警。
案例警示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以托管造林为名,打着“绿色转型”“乡村振兴”旗号进行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案件,涉及面广、涉案人数多、涉案金额大,影响恶劣。
托管造林公司采用的欺骗手段主要有几种:一是为公司披上合法外衣,极力宣传托管造林是响应中央9号文件,实际中央9号文件并没有此规定;二是以林权证为幌子,骗取投资人的信任;三是夸大林木生长量和林业投资回报率;四是装扮公司形象,赢得投资者好感;五是对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和误导。
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买单。面对托管造林“绿色陷阱”,投资者要擦亮双眼,切勿信任骗子单方面的宣传!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相关公司和项目的背景、风险和收益等信息,避免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四看
防范非法集资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
防范非法集资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
防范非法集资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等待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