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怎么看待财险的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阳光财险济宁中支有哪些具体转型动作?
马士柱:阳光财险不断创新产品和优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保险需求。我们认识到,非车险市场是国家战略规划、政策引导支持的重点领域,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公司积极研判市场变化,结合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持:首先,牢固树立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强化对非车业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推动非车业务发展。如通过“车+X(非车)”的模式,“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以及团客新模式和分客群精英等措施,匹配适合产品,完善服务体系。最后,建立和完善业务培训体系,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销售技能。
记者:阳光财险济宁中支在支持我市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服务三农、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马士柱:阳光财险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金融支持实体、金融普惠民生、金融服务三农”的号召,积极参与民生项目的风险保障工作。在重大项目方面,公司先后承保了济宁主城区至曲阜快速路、济宁至邹城高速公路、济宁市城乡雨污分流改造等一批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险和意外险,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重点民生工程方面,公司先后入围政府指导的“民生灾害保险”“校园责任保险”“电梯公众责任保险”“济惠保”等业务的承办资格,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了参保群体的保险利益。在服务三农方面,济宁中支积极参与政策性农险承办遴选,成功入围2024年至2026年度的政策性农险资格,利用总公司丰富的承办经验和科技赋能优势,持续为承办农户提供风险分担,并提供农业发展风险保障。
记者:目前财险公司也锚定了健康养老领域,相较于寿险,财险经营健康险的特点是什么?阳光财险在这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或者差异化服务?
马士柱:近年来,随着健康险规模迅速增长,财险公司也取得了一定的份额。相对寿险,财险公司在经营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销售渠道多元化。财险的合作渠道更广泛,除了传统个人、经代,还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小微商户作为开发的基础。二是定价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健康险在风险定价原理、补偿原则与财产险、车险有很多共通之处,产品保障方案设计更灵活,迭代升级更快。三是运营服务能力。财险公司拥有覆盖更全面的服务网络和专业的理赔队伍,可以快捷高效地触达客户,灵活多样的服务手段能够增加与客户互动的场景和频次,获得客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