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平安财险通过多种“保险+”举措,打破传统农险单一保障服务边界,不断延长特色产业帮扶路径,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济宁中支在助力我市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
厉龙: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和科技投入力度,致力打造行业领先的“科技农险”服务新模式,为农户提供从农业生产、保险服务到农产品销售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平安财险领先的农险系统在已有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AIS农业风险综合管理系统基础上,引入了生物识别、声纹识别、牲畜识别、OCR票证智能读取、智能图像查重查漏、风险管理地图等多项创新科技,支撑传统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向线上化、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移。
今年9月,济宁中支公司与梁山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战略合作协议》,为梁山县11.3万头肉牛牛粪无害化处理提供风险保障,通过创新和探索碳汇保险新模式,护航梁山县肉牛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9月,公司累计承保风险保障2.6万亿元,理赔金额4.3亿元,保障范围涵盖民生服务、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安全生产及社会治理等多个板块。
记者:今年初,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济宁平安财险是如何做减量服务的?成效如何?
厉龙: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济宁监管分局的指导下,2023年以来,公司积极开展“风险减量”工作,探索、拓宽风险减量服务领域。一是风险减量进企业,与企业共筑安全生产防线。济宁中支通过挖掘分析历史赔案数据,对承保企业中的高风险场景,如高空作业、车间用电、工业气体存放、化工企业等进行专项排查。二是风险减量助力农业发展。在2023年小麦灌浆期,公司在兖州、泗水两地开展夏粮防灾减损专项活动,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联合指导农户落实防灾减损工作,助力夏粮稳产丰收。三是风险减量“止灾于日常”,全力应对暴雨灾害。汛期,通过“平安好车主”App上线内涝气象风险提示功能,覆盖济宁12个县市区,69个内涝风险点,并提供灾前内涝气象风险提示消息推送、查看定位附近内涝风险点信息、内涝防灾减损指南以及一键求助、道路救援、快速理赔等服务。四是警保共建“平安路口”降事故。公司成功落地“平安路口”警保共建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市民平安出行。
记者:济宁平安财险在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消保质效方面有哪些具体行动?或者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厉龙: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公司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接到客户咨询后,我们会快速判断并迅速处理,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每一位客户。能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的会持续跟进,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为了扎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公司一直坚持“刀刃向内”,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倾力打造“有温度的车险”服务,通过注重细节、人性化理赔服务的模式,让客户真切感受到我们理赔服务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