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
今年以来,在省农担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旗插田间 互联共担当”为主线,不断拓展“情注儒乡 为农担当”党建品牌内涵,通过开展“党建共建”“百日攻坚”“深入调研”等专项系列行动,聚力打造济宁政担合作样板,党支部沉到一线,深入基层,摸农情、支实招、解难题,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仅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贵问题,还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支持乡村振兴农担路径。截至目前,济宁市农业信贷担保当年新增、在保、累保分别达到49亿元、82亿元、200亿元,均居山东省第一位,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济宁农担高质量发展。
铸造“情注儒乡”品牌
激发“红色引擎”动力
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业务促发展,是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抓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旗插田间,互联共担当”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全力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牢党建之舵,将党建融入农担经营发展全过程,持续深耕乡村沃土,撬动引导金融活水浇灌“三农”领域,在充分汲取农担精神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了“情注儒乡,为农担当”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党支部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形成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新生态,党的建设与农担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点站位,构筑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支部通过“强理论、强阵地”让组织体系经脉气血通畅。抓实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坚持制度化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多途径开展集中培训、在线学习、交流研讨等,打牢“战斗堡垒”思想基础;建强党建阵地,灵活利用楼梯通道、办公走廊等区域,打造靓丽的“农担党建红色风景线”,增强支部党建的文化内涵。
擦亮初心,厚植为农情怀。创建党员突击队,“走在前”“火炬”“红星”三支党员突击队分别以“农担服务体系建设和客户直通攻坚”“大田托管业务攻坚”“保后管理业务攻坚”为主要任务,着力推动政府部门构建基于政担合作的“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体系。创建红旗责任区,分别设立邹城市、金乡县两个党员红旗责任区,责任党员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三农融资、客户直通等重难点工作,融入乡村场景,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帮助群众化解风险10起,直接提供解难题服务360人次。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在农户最需要的时刻,提供“面对面、心贴心”服务。
赋能发展,党建业务融合。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和载体平台,把党的建设贯穿农担业务全过程,探索形成了“以四级农担工作体系为主体,政银担协同推进机制为驱动,多级风险防控管理为保障,部门、政策、科技三大要素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通过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廉政警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慰问老党员”“惠农政策百姓宣讲”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100余次,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扩大党建共建“朋友圈”
共筑支农惠农“同心圆”
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解决发展难题,以结对共建凝聚支农惠农合力。今年以来,济宁管理中心制定党建共建排挡表,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先后与金乡县残疾人联合会机关党支部、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山县爱湖村党支部、梁山县拳铺镇刘官屯村党支部进行定向结对,共同签署了《党建共建协议书》,开展共建调研活动20余次。
支持特殊群体,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宗旨,弘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农担人的使命和担当。3月6日上午,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和金乡县残联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农担支持特殊群体服务方案、学雷锋与助残志愿服务内容相结合,双方就党建共建活动、支持残疾人创业方案、准入条件、优惠政策和获客方式开展政担协作,让残疾人创业者切实感受到农担服务的热度和温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支持“兵支书”,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退役军人队伍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济宁管理中心与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建共建活动,联合开发《鲁担“兵支书”强村贷》,以“兵支书”所在村集体合作社为试点服务对象,探讨“农担+合作社+服务公司”模式,重点支持小麦、玉米种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力争利用“强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80家,壮大“兵支书”所在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支持渔民生态养殖,助推微山湖高质量发展。6月7日,济宁管理中心全体党员走进微山县湖区,开展助力微山湖产品养殖高质量发展调研并与微山县爱湖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与指导实践、破解微山湖区融资难结合起来。在微山湖区,渔业是当地的基础富民产业,受南水北调、南四湖生态保护等政策影响,退渔还湖一度导致湖区10万渔业人口经济损失巨大,济宁管理中心结合微山湖区实际,创新推出《微山湖生态养殖服务方案》,引导当地推广渔业绿色循环养殖模式。目前,微山湖生态养殖业累计投放农担贷款12亿元。
支持粮食种植,推进大田托管模式。为确保主题教育与抓好粮食种植、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结合起来,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联合省农担第三党支部与梁山县拳铺镇刘官屯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签订共建协议书,大力推进农担大田托管只会服务模式,对当地粮食种植户进行实地调研,推动《梁山县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落地,获取梁山县粮食种植客户白名单,力争全年新增担保支持梁山县粮食种植相关产业1亿元,持续做好对粮食种植产业的扶持,助力当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
跑出百日攻坚“加速度”
“奋战一百天,再创新业绩”。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坚决落实省农担公司党委“百日攻坚”行动部署要求,锚定完成“百日攻坚”行动“一个目标”,发挥政担合作“两项保障”,始终坚持强化“三个学习”,全面压实市县镇村“四方责任”,明确重点攻坚“五大领域”,凝聚攻坚合力,共建政银担协同作战的格局。连日来,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政银担合力,先后召开济宁市2023年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联席扩大会议、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启动“农民丰收 有你‘邮’我”金融服务行动,参加参加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首届梁山黄牛产业发展大会。
锚定完成攻坚行动“一个目标”。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推动召开济宁市2023年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联席扩大会议,攻坚任务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分解落实,同时向各农担业务主要合作银行下达投放计划。重点围绕大力支持粮食生产、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创新推动种业振兴、聚焦产业高质提升、努力拓展服务外延等方面进行任务攻坚,“百日攻坚”行动确定新增担保额度40亿元,其中,首保额度15亿元,新增“农耕贷—粮食规模种植贷”(大田托管业务)120笔。
发挥政担合作“两项保障”。一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作用,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百日攻坚”行动。另一方面,强化机制保障,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按月通报各县(市、区)和各银行机构工作进度,“百日攻坚”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全市农业信贷担保考核指标体系和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指标体系。
始终坚持强化“三个学习”。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了解新征程下农村金融新形势,当前农担发展的机遇与困境,找准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路径;二是认真学习借鉴与会省市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探索创新工作举措,探索业务发展新的发力点;三是认真学习先进县(市、区)和优秀镇街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开阔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大田托管”和按揭畜牧业落地见效。
全面压实市县镇村“四方责任”。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强化“政担合作”、提升“银担合作”,走深走实“政银担合作”之路,大力争取济宁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支持,全面压实基于政担合作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体系,以管理中心为枢纽,联动14个县级办事处、163个乡镇(街道)农担工作站、3444个村级服务点,确保百日攻坚形成合力。
明确重点攻坚“五大领域”。一是大力支持持粮食生产,围绕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方面,着力支持粮食种植、收购、仓储、加工等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发展。二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盟,推广强村贷、大田托管服务模式。三是创新推动种业振兴,发挥兖州、嘉祥、汶上等国家制种大县产业优势,持续加大对种子产业投入,助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四是聚焦产业高质提升,支持做强金乡大蒜、嘉祥大豆、梁山肉牛、兖州粮油、邹城蘑菇、鱼台大米、泗水甘薯、微山湖渔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把农担服务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五是努力拓展服务外延,综合运用“核心企业+订单农业”“白名单确认”“供应链+保证”等工具组合,为核心企业上下游经营主体担保增信。
因农立命,为农担当。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以“情注儒乡 为农担当”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全体党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厚植为农情怀,践行为农担当,构建党建与文化齐促、支部与党员相融、党建与业务共进的生态关系;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相互融合促进的坚定信念,以党建引领推动农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