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鲁富民贷”产品实施方案》发布以来,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支持农户发展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年以来,在省、市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各级乡村振兴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农业银行的积极配合下,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以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抓手,紧贴济宁市农业特色产业,紧扣地方农业资源禀赋,全力以赴做好“齐鲁富民贷”的各项落地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了“市县乡村”四级政银担合作“济宁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农担政策工具作用,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济宁市累计发放“齐鲁富民贷”444笔,发放金额2.76亿元,占全省农担系统发放金额的四分之一以上。
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不断完善政银担合作机制,筑牢农担工作的“四梁八柱”。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和配套政策,对农担工作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省农担公司大力支持下,全市搭建起“市级管理中心+县级办事处+乡镇(街道)工作站+村级服务点”四级农担工作体系。在市级层面,我们建立了推进农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督导调度制度、农担工作考核制度,形成了较好的市对县工作传导机制。
市、县两级成立了由乡村振兴局、农行、农担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齐鲁富民贷”工作推进专班。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会诊”工作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专班会议,总结经验、分享成果、研究措施、督导调度、强力推进。
二是不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打造推进工作的“济宁模式”。济宁市对辖内“齐鲁富民贷”项目担保费给予全额补贴,对出现风险的项目,在县级承担20%风险分担的基础上,市级再承担20%风险,同时全市乡村振兴部门还设立专项风险保证金XX万元,担保费财政补费、市县两级分险,四级农担工作体系+财政支持的“济宁模式”,对“齐鲁富民贷”项目的大力推进和风险防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也极大提高了农担、银行对对济宁项目的投放信心。农担“济宁模式”下,通过客户直通,工作专班深入乡村宣介筛选、农行绿色通道授信提速、农担优化流程专人审批,“齐鲁富民贷”极大提升了经营主体办贷体验度。
三是不断完善政银担宣传方式,擦亮农担支农的“金字招牌”。乡村振兴局、农行、农担机构联合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开展政策宣讲月活动,全市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860场次。一是利用各镇街周一晨会,向镇、村干部进行面对面政策宣讲、解读,现场释疑解惑,基层干部学金融、用金融意识显著增强。二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下乡开展政策宣介。结合群众生活习惯、作息特点,宣讲金融政策,推介金融产品,通过制作抖音短视频,转发朋友圈等方式,加强“齐鲁富民贷”线上宣传。拍摄“齐鲁富民贷”动画宣传片,在全市各公交车、室外LED屏进行循环播放宣传。真正做到走进群众中去,产品覆盖无死角。三是加强新闻媒体宣传,5月份,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齐鲁富民贷”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解读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6月份至今,通过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东方圣城网、济宁财经等媒体不间断开展政策宣传。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济宁市各级农担机构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如微山湖产品养殖、金乡大蒜、梁山肉牛、黄河滩区粮食规模种植等,把农担服务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不断创新农担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了政担合作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市级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