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有关精神,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合作对接,推动挂职干部更好发挥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6月份,组织召开了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政金企合作对接会,通过观摩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布重点企业(项目)融资需求、解读乡村振兴信贷政策、银企现场对接,助力解决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7月初,会同有关部门选派了第二批156名金融干部到镇街挂职,持续发挥金融挂职干部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005.92亿元,比年初增加441.98亿元、居全省第2位,比年初增长17.24%、居全省第1位,推动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163.04亿元,比年初增加752.68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多增165.23亿元,增长11.74%、居全省第1位、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幅3.57个百分点。
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挂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选派金融干部到镇街挂职,既是市委、市政府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也是挂职干部成长锻炼的难得机遇和宝贵经历。从7月10日第二批挂职干部到镇街报到,到目前已经1个多月了,希望挂职干部提高站位、珍惜机遇,围绕挂职工作实际,尽快融入新岗位、熟悉新环境、展现新作为。要利用自身“双重身份”优势,主动担当、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不断架起金融机构和镇街互信合作的“桥梁”;要保持“眼睛向下”,深入农村一线,掌握挂职镇街的实际情况,帮助镇街寻找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协调解决上下游资源挖掘、金融扶持、宣传推介等方面的难点,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各位挂职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遵守派出单位工作纪律、挂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服从管理、严于律己,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树立良好形象;要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挂职镇街,认真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要坚决服从镇街党委管理,围绕分管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认真研究学习当地产业特点,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掌握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本领,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推动挂职干部更好发挥作用。农业银行济宁分行、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要发挥派出单位的积极作用,与市县工作专班及时沟通,不断优化挂职干部考核办法,把挂职干部考核结果纳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让挂职干部在挂职岗位上“有为”“有位”;要指导各县市区分支机构以挂职干部为纽带,主动对接挂职单位,大力扶持镇街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要大力支持挂职干部开展工作,干部挂职期间,不得为其安排挂职工作外的其他工作任务,保证挂职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农村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模式,开发特色涉农信贷产品,及时推送给挂职干部;在有效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加大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发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