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济宁政银担合作“全国样板”,8月17日至8月19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活动期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梁山县、微山县、曲阜市农业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现场观摩了济宁市2023年农业信贷担保“百日攻坚”行动工作联席扩大会议。
深入调研 挖掘济宁农担“亮点纷呈”
8月17日,在梁山县,国家农担公司副总经理杨春光,山东农担公司总经理陈祥志等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梁山县黑虎庙镇梁山润泽牧业有限公司、山东中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梁山县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梁山县兴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梁山忠义宏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肉牛养殖产业、蚯蚓养殖产业进行现场查看,详细了解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下,梁山县农业信贷担保在助推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调研组对济宁农担支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认可,并表示,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信贷担保要围绕“一县一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扶持。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精准把握农担“政策性”工具,立足梁山县肉牛产业,政银担协同创新开发梁山肉牛全产业链担保产品,有效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座谈 打造济宁农担“全国样板”
梁山县肉牛产业调研结束后,为更好地总结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进一步研究新征程背景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问题,8月18日上午,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座谈现场会议召开。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金融保险处二级调研员罗鹏,山东农担公司总经理陈祥志,山东农担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成立,济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宏伟出席并讲话,国家农担公司副总经理杨春光主持。济宁市财政局局长李明涛,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主任仝义泉分别做经验汇报。
北京农担、河北农担、辽宁农担、浙江农担、海南农担、山东农担部门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山东财经大学相关专家等人员共同参会并发言。
王宏伟代表济宁市委市政府,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省建立了第一个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联席会议、督导调度、农担考核等制度体系,出台了第一个担保费补贴和市县两级分险政策,创新构建了第一个保后管理、应急转贷、打击逃废债等风险防控机制,探索打造出农业信贷担保的“济宁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农业信贷担保当年新增、在保、累保分别达到49亿元、82亿元、200亿元,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了“源头活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济宁召开,既是对济宁农担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和鼓励。济宁将认真学习借鉴与会省市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祥志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农担公司在山东济宁召开全国农业信贷担保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既是对山东农担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的认可。山东农担自成立以来,大力推动政银担合作,搭建了扎实的服务体系;以支持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以产品方案为引领,形成了以自主的获客模式;以成本授信逻辑和家庭成员反担保为核心,构建了独立自主的风控策略;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构建了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山东农担将进一步完善业务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农担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济宁市财政局局长李明涛从锚定打造政银担合作引领区“一个目标”;争取省农担公司、济宁市委市政府“两个支持”;明确重点支持粮食生产、支持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金乡大蒜、微肉牛养殖等全产业链提升“三大领域”;全面压实市县镇村农担“四方责任”;建立财政担保费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经费补贴、考核评价“五项机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济宁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开展情况。
山东农担公司济宁管理中心主任仝义泉围绕“打造政担合作样板,推动农担工作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的实践经验、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仝义泉介绍,近年来,济宁管理中心深耕农村金融蓝海,精准把握农担“政策性工具”定位,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体两翼三支撑”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济宁模式”强化“政担合作”、提升“银担合作”,走深走实“政银担合作”之路,紧贴济宁农业特色,紧扣地方资源禀赋,着力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院员张姝和山东财经大学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林分别介绍了《新征程背景下农业担保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北京农担、河北农担、辽宁农担、浙江农担、海南农担等5家省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