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济宁市财政局的关心指导下,邹城市财政局与省农担驻邹办事处密切配合,大力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形成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合力,进一步激发农村经营主体活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三农”需求,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新优势
农担工作开展以来,邹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不以盈利为目的,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融资需求,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增信、分险、赋能”的作用。通过坚守政策性定位、深度融入农业场景、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式,量身定制产品,放大担保效应,打通金融资本流向农业、金融资源流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保后监管服务,在增量扩面的同时,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截止目前,邹城市在保金额、年度新增金额等多项数据居济宁市前列,其中:新增担保项目825个,新增担保额6.22亿元,排名全省第三位,济宁市第二位;在保项目1556个,在保余额11.02亿元,排名全省第四位,济宁市第二位;逾期代偿项目7户529万元,代偿率仅为0.3%,为全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二、聚焦按揭农业,激活特色优势产业新动能
坚持把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作为“一号工程”,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基础,集结“财政+金融”“政府+市场”等合力解决融资难题,尝试探索“按揭农业”新模式。精准锁定政策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以邹城市中心店镇草莓种植、田黄镇畜牧养殖为应用场景,研究制定了《按揭农业贷—邹城市草莓产业集群担保服务方案》《按揭畜牧业》等服务方案,支持按揭农业贷179户6526万元。通过省农担信贷担保优惠政策,实现金融资本的精准投放,进一步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纾解农业产业融资投资困境,营造出“政府出政策、银行放心贷、农担愿意担,农户得实惠”的政银担合作金融新生态。
三、聚焦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为进一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2023年以来,邹城市坚持把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抓手,利用中央扶持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和省农担按揭农业贷款,大力支持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之路,真正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截止目前,已为邹城市95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或村书记担保6730万元。
四、聚焦下步工作,推动农担业务再创新成效
(一)加大资金投放,擦亮链条支农“金招牌”。充分利用省农担“供应链+票据+担保”业务模式,打通企业融资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提升融资担保服务效率,降低产业链整体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畅通“按揭农业”供应链循环。同时,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将优质信用注入产业链条,激活了农业领域的商业信用,为我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招引更多的“金融活水”。
(二)依托金融挂职,搭建政银合作“连心桥”。金融挂职干部主动融入镇街党政班子,充分发挥自身“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资源优势,配合镇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好资金协调和金融服务工作,当好镇街经济发展“金融顾问”,深耕乡村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三)加强保后管理,扎紧担保风险“铁篱笆”。随着农担业务的深入开展,担保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保后检查工作越来越重要,对于农担续支、续保客户,及时跟踪和了解担保客户经营环境,充分借助融鑫担保应急转贷的优势,有计划的开展保后管理,切实防范担保业务潜在风险,推进邹城农担工作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