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梁山县委、县政府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乡村振兴要求,制定出台了《梁山县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农业园区化、装备化、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充分借助鲁担惠农贷金融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梁山肉牛养殖产业。梁山县是传统的畜禽养殖大县,是中国四大名牛之一的鲁西黄牛中心产区,农担业务的渗透支持,大力推进了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充分运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在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上,发挥好鲁担惠农贷的积极作用。截止目前,梁山农担业务在保1561笔,金额96030万元;累保4239笔,金额228600万元;本年新增811笔,金额54173万元,本年新增额位居全省第4位。下面介绍一下我县在推进农担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一是加强农担体系建设。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县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农担办事处合署办公,县财政局副局长兼任办事处主任,县财金集团公司配备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农担工作。加强乡镇(街道)农担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由市派挂职金融副乡镇长(副主任)任工作站长,由财政所和经管站具体负责宣传对接、数据采集推送等工作。在行政村建立农担服务点,由村会计担任农担联络员。
二是加强政银担协作,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多次主导召开农担惠农政策推介会、宣讲会。积极与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全县各大商业银行与农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召开农担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
三是利用农担政策工具,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为彻底解决梁山县肉牛产业分散、规模小、环境差、资金不足等问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县成立了政府部门、农担公司、银行机构“肉牛养殖”工作协同推进专班,工作专班抓纲举目,走村入户宣介,直击肉牛养殖户的融资难点、痛点,创新出台了山东省第一个产业集群担保方案—《梁山县肉牛养殖产业集群操作方案》。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农担优化流程专人审批,政府组织、规模化推进,加上农担分险保障,银行降息放款,极大提高了肉牛养殖户办贷体验。肉牛养殖户通过算账对比发现,银行降息、财政贴息,资金需求顺利解决。梁山县肉牛养殖基地采取“政府+农担+银行+基地+农户”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有效转变了家庭院落分散养殖现状,彻底扭转分散养殖造成的‘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通过农担政策赋能、政担协力推动,梁山肉牛开始向集群化、产业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目前,全县肉牛养殖规模也从4万头增加到16万头。截止目前,通过肉牛养殖产业集群,为养殖户累计担保16.93亿元。
四是创新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梁山财金集团采取“省农担+国企公司+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作业模式,通过对农民“收益保底、二次分红”等措施,积极稳妥,合法合规,推动大田托管工作,即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利益,又能实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促进沿黄流域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虽然我县在产业发展和金融惠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对照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落实各级领导的要求,学习兄弟县(市、区)先进经验,推动梁山农担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