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党委、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本年新增担保12.24亿元;在保金额17.12亿元;累保39.75亿元,本年发放首保项目278笔,金额4.56亿元,“客户直通”项目在保额3.48亿元,我县新增、在保、累保、首保、客户直通在保等各项主要指标均稳居全省第一,代偿率仅为0.07%,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将“鲁担惠农贷”打造成金乡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工作开展措施
1.搭建农担工作体系
我县全力搭建“县级办事处+镇街工作站+村级服务点”三级农担工作体系,增加乡村振兴局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选派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担任办事处副主任;镇街层面,明确各镇街财政所为农担工作站,站长由分管金融副镇长担任,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镇街农担工作有人做、常态化;村级层面,在行政村建立农担服务点,由村会计任负责人,打通“最后一公里”。
2.注重发挥农担带动作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金乡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办事处对于立县之本的大蒜产业,在传统种植业务的基础上,以农担业务推进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大蒜经营户的资金不足问题,先后制定了金乡县大蒜优势产业集群服务方案、金乡县大蒜仓单质押业务方案,有效打通了大蒜前端种植与后端购销、储存、加工、出口的农业经营场景,解决了蒜商的资金需求,累计向大蒜产业发放贷款近30亿元,助力大蒜产业“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融合发展。
3.重视“产业+名单”,全面摸底农业产业
金乡办事处结合公司党委加快数字化转型的任务目标,积极牵头对各镇街农业产业进行调查摸底,汇总形成了以大蒜、辣椒“双辣”产业为主导,辅以洋葱、金谷、白梨瓜、食用菌、大棚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的重点农业产业列表,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另外,将“白名单”信息收集工作纳入各镇街工作站的综合考核,累计生成有效白名单1.67万户,位居全市第一。
4.加强政银担协作,全力推进农担业务
办事处结合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根据各银行的业务开展情况,将任务目标分解下达,将我县财政性存款按照考核结果年终兑现;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培训、项目初核等工作,积极与银行和省公司审查人员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与乡村振兴局、农行联合开展“齐鲁富民贷”业务宣讲,已将全县13个镇街全面覆盖。
三、百日攻坚开展情况及工作计划
目前省公司“百日攻坚”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县将按照以下工作计划,推动农担工作扎实、稳妥开展。
1.加大政银担合作,畅通业务审批渠道
百日攻坚以来,办事处第一时间召开了启动大会,向各合作银行分配任务,纳入年终考核,与全县13家金融机构逐个对接,加强对银行的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介,保证每一笔业务都能达到“银行能报、农担能批、即报即批”,以实现业务快速提升。
2.创新业务模式,实现多维度获客
“政策退坡,思想不能滑坡”,办事处倡导“头脑风暴”,创新求变,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结合我县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如优化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服务方案、推进农商行、蓝海村镇银行签署“五五”分险协议、为凯盛、蒜通天下等当地龙头企业开发供应链项目融资担保产品、通过鲁担智慧服务平台探索电子仓单质押业务、在马庙镇试点“强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大田托管业务等,在保证业务基本盘、稳定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自主获客渠道,实现自主获客能力有效提升。
3.加大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办事处组织镇街农担工作站负责人进行培训,下沉到村一级宣传推介农担政策,提高农担惠农政策知晓度,确保纳入“白名单”的农业经营主体都能知晓政策,并畅通业务提报渠道,根据客户需求合理制定额度、反担保措施,通过“客户直通”向银行推荐客户,降低无效环节、加快办理速度、提高客户体验感。
4.严格风险把控,实现高质量发展
办事处要求各镇街农担工作站配合业务经理开展本区域内农担项目的保后工作,积极发挥村两委作用,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在发现风险苗头时及时向办事处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化解;强化到期贷款管理,主动提示借款人备款、还款,对有应急转贷需求的农户,及时协调办事处帮助解决;如发现恶意逃废农担贷款的行为,由办事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打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