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充分落实2023年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大调研活动相关要求,6月14—15日,省农担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留彬带队到济宁市调研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情况,深入挖掘、聚焦总结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
省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庞金良,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林、济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令锋、济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奉月,济宁管理中心主任仝义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经理等陪同调研。
6月14日上午,陈留彬副总经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开展了“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的专题党课。
陈留彬要求全体党员,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打造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持续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聚焦农业现代化,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政策退坡,思想不能退坡;为民服务情怀不受影响”的理念,要持续强化风险防控,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农担的服务能力,提高客户的体验感,推动农担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与济宁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和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济宁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表示,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担保费贴费、市、县两级分险等支持政策。面对全省贴息政策退坡新形势,济宁市政银担协同发力,想尽千方百计、拿出硬招实招,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打通支农惠农痛点、堵点。
随后,调研组一行结合济宁政银各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与济宁管理中心全体人员进行一对一座谈,针对济宁农担获客模式路径、贴息业务取消后对济宁农担业务的影响以及当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全体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刀刃向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流程兵棋推演,全链条深度问诊,闭环制按症开方,踊跃献策重点难点工作。
同时,调研组还重点围绕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进行提炼总结。济宁创新性探索探索形成了“以四级农担工作体系为主体,政银担协同推进机制为驱动,多级风险防控管理为保障,部门、政策、科技三大要素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营造出“政府出政策、银行放心贷、农担愿意担,农户得实惠”的政银担合作金融新生态。
会上,陈总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济宁模式创新、获客渠道挖掘、财政贴息政策、审查审批流程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和逐一解答。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济宁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尤其是济宁管理中心在创新体系建设、引导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林表示,济宁当地政府分险、贴息、全额承担担保费等一系列举措,真正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贷款的可得性,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可进一步提炼、总结、推广,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6月15日,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梁山县杨营镇宏育源养殖合作社和黑虎庙镇黄河滩区良种生产基地。详细了解济宁模式下,政银担协同机制保障粮食安全,推进规模化粮食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济宁新路径、新做法、新经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梁山县财政局、梁山财金控股集团、合作银行、当地镇政府依次交流发言,详细介绍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在推动《梁山县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的相关成效。
仝义泉介绍,济宁管理中心基于农业信贷担保济宁模式,持续创新高效推进粮食生产,通过涉农财政资金整合、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参与等多种政策叠加方式,创新推出《梁山县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该模式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国企组织实施、镇村配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服务对象,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手,以粮食生产全过程为主线,创新性建立以核心企业订单引领、政策性金融驱动、数字科技平台支撑,具有梁山县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体系。《梁山县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着力解决了粮食生产过程中,社会化服务公司能力弱,与民争利等实际问题,切实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调研组一行对济宁管理中心在创新打造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持续推动济宁农担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陈留彬强调,济宁管理中心坚持不懈抓基层农担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政担合作、银担合作,牢牢把握政策工具定位,探索打造“一体两翼三支撑”农担济宁模式,尤其是创新推出的《梁山县粮食生产全过程体系化社会化服务方案》,切实打通了粮食生产全过程的堵点、难点。调研组将从理论研究的高度,对济宁模式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总结,形成能借鉴、可复制,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应用价值的成熟经验和工作模式。下一步,希望济宁管理中心继续创新实践更多的农担业务模式,进一步完善济宁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服务能力,服务好济宁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