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马上进入金乡大蒜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蒜香,蒜农们正忙碌着采收蒜薹、打捆、装袋外运,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不断丰富“情注儒乡”党建品牌内涵,强党建与抓业务融合发展,探索创新“产业链上党旗红”“党课开在项目上”,形成了“党建+产业链”发展路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累计向金乡大蒜全产业链投放农担贷款21.43亿元,服务经营主体2586个。通过农担党建引领赋能带动当地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达到补链、增链、强链,最终形成金乡县大蒜优势产业的闭环,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建链补缺,战斗堡垒强有力
强党建是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是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延链的“主心骨”。
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该县常年种植大蒜70余万亩,带动周边种植200余万亩,大蒜购销、加工、储存、出口等企业众多,由于普遍缺乏抵质押物,大蒜产业出现融资难贵烦等问题。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农担党员服务队就在到哪里,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济宁管理中心主任仝义泉介绍,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破解金乡县大蒜农户、企业融资难,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成立了“走在前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先锋队主动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银行机构,深先后前往金乡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金乡县农展交易中心、山东凯盛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金乡县万兴食品有限公司、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数十个镇街、园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场景调研分析,根据金乡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重点围绕“金乡大蒜”这一优势主导产业,编制贴合当地实际的服务方案,有效解决了特殊场景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壮链培强,红色引擎增动能
全面推行党员聚在链上、人才育在链上、企业强在链上、品牌树在链上,济宁管理中心以“党旗红”串起“产业链”,推动了农担党建与大蒜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2019年,省农担公司拟定并通过了《金乡县大蒜及蒜制品优势产业集群操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经营主体融资“难、贵、烦”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方案的落地效果并不理想,相较于金乡大蒜产业,特别是仓单质押这种当地特有的融资方式的资金需求差距巨大,且原方案无法满足客户对额度及时效性的要求。
创建金乡红旗责任区。为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根据金乡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重点围绕“金乡大蒜”这一优势主导产业,编制贴合当地实际的服务方案,创新性地开发《金乡县大蒜及蒜制品仓单质押类业务担保服务方案》,优化《山东省大蒜产业集群服务方案》,编制并提报《金乡凯盛农产品物流园产业链服务方案》。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简化操作流程,减少附加条件,提高了办贷效率。方案出台后,当地客户、银行反响强烈,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办理“鲁担惠农贷”的热潮,特别是创新开发的“仓单质押贷”这种特殊的融资方式,短短半年时间累计发放近3亿元,将“鲁担惠农贷”打造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融链聚力,作用发挥落实处
围绕“大蒜产业链要什么、农担有什么、工作做什么”,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坚持“一链一策”,精准延伸服务链。逐链建立“企业需求、农担资源、服务方案”“三张清单”,产业链动态掌握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实现为农精准服务。
开展政策宣讲。济宁管理中心组建“党员宣讲团”,结合“整乡推进、整县覆盖”的工作模式,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排忧解难会,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送温暖上门,立足当地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将农担政策和客户直通宣传到村、到户,提高政策知晓率,截至2022年底,通过客户直通情况发放贷款6.96亿元,排名全省第一位。
发挥示范作用。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在金乡大蒜产业链上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做表率、当先锋,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围绕金乡县确定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优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服务方案,对金乡大蒜产业进行穿透式调研,深入研究思考数字化环境下的大蒜业务,形成了《践行数字化转型理念 助力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因农立命,为农担当。济宁管理中心党支部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红旗责任区、拓展党建共建朋友圈、创建党员先锋岗、成立战区工作队,构建了“党建+产业链”,党建业务融合的生态关系,农担政策已覆盖金乡县大蒜种植、购销、加工、储存、出口及蒜制品加工、储存、购销等各领域,形成了科学种植、集科技研发、精深加工、贸易流通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济宁管理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金乡县大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