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管理中心优秀案例:鱼台县朱小宾20万元项目风险化解
2023-02-24 来源: 作者:李超冉编辑:梁汝腾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朱小宾,男,39岁,鱼台县小宾木耳种植场法人,经营范围:木耳种植、销售;配偶樊金芝,42岁,共同经营;儿子17岁,正在上学,父母身体残疾在家。朱小宾从事木耳收购行业12年,2022年6月在邮储银行鱼台支行申请了20万农担贷款,2022年6月30让发放,期限1年,配偶樊金芝和姐姐朱小红,姐夫魏星提供连带责任反担保。
二、项目风险情况
2022年7月19日,朱小宾在工作时突发脑溢血去世。突感身体不适,紧急送至鱼台县人民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借款人主要负责收购生意,因疾病突发,未交待其对外收购、销售情况。朱小宾家是传统的农村家庭,其妻子从未参与丈夫的生意,遭遇变故后,借款人配偶需要照顾父母和孩子,且不会驾驶车辆,无法进行木耳收购生意,家中一下子丧失经济来源,无力偿还贷款。
三、风险化解情况
风险发生后,济宁管理中心马明明第一时间联合邮储银行、鱼台县办事处赶赴农户家中实地走访,一是开导借款人妻子振作精神,提高还贷信心;二是将朱小宾的反担保人姐姐、姐夫聚在一起,商量化解风险措施。然而其姐姐、姐夫一时间也无法立刻还清20万贷款,谈判顿时陷入僵局。在一筹莫展之际,了解到朱小宾一直有记账的习惯,并有多笔应收款尚未收到。其妻子未参与经营,缺少经验,无法追回账款。管理中心、合作银行、办事处了解后迅速行动,协调村委联系收货方尽早结清货款。2022年9月27日,经三方共同努力,共追回20万元,顺利还清贷款。
四、经验总结与启示
该案例中,借款人虽意外去世,但仍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特别是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因此,对于加工购销类风险化解项目,要创新思路,采取处置存货、追收应收账款的方式,增加还款来源,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处置实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