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上县经济开发区刘黑村,成立了以“农作物+蔬菜种植”为运作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因为73万元“强村贷”资金的注入,让合作社发展变得更具潜力,农民收入更有底气。
汶上县刘黑村供销专业合作社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作社地处汶上县南站街道刘黑村,全村人口 1648 人,集体耕地 3246.37 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村对于种植小麦、玉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019 年 8 月,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实现全村 900 亩土地流转,全部种植小麦、玉米。2021年末该合作社资产总额为309 万元,经营收入 248 万元,实现净利润 75 万元,2022年7月底资产总额 313 万元,销售收入 124 万元,实现净利润 50 万元。
村子不大,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留守的大都是50多岁的老庄稼人,缺乏壮劳力是村子的基本现状。“没想到山东农担和农行汶上支行主动到我们合作社做对接,更没想到的是,整个贷款从授信到信贷资金到账,没用我们到银行跑一趟腿。”刘黑村书记感慨道。
原来,近期合作社因需要购买种植小麦所需的化肥等农资,出现 73 万元资金缺口,无抵押担保物成了贷款的制约因素。就在刘黑村书记为资金犯难时,恰逢山东农担联合汶上农行走访调研辖内农业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了解到合作社的发展阻力后,山东农担汶上办事处联合汶上支行主动对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该合作社符合“强村贷”发放条件后,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仅用7天时间便成功放贷,解决了燃眉之急,让合作社重新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鲁担惠农贷——强村贷”是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会同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开发的一款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省财政厅对成功申请贷款并按时还款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贴息,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为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近年来,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秉持“感恩惠农、心正为农、躬身务农”的初心,不断加强农政银担合作,多维度采集农业经营主体信息,进一步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提供低成本金融活水。(通讯员 李超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