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增信、分险、赋能”政策工具作用,全力破解农业融资难贵至烦,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三农”。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市21040户农业主体提供超132亿元融资担保服务。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已经成为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重要渠道,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济宁管理中心倾心打造“情注儒乡”党建品牌,怀着对“三农”的深厚感情,不断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本报特别开办了《乡村振兴·农担故事》专栏,生动讲述济宁农担人扎根孔孟沃土、服务乡村振兴的情怀担当。
为全力冲刺四季度任务攻坚,深挖银担合作潜力,推进农担业务快速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户农业生产后顾之忧,近日,济宁管理中心联合合作银行前往兖州区走访三农一线,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开展现场初核及保后检查工作。
济宁市兖州区成富综合商店主营干货及水果销售,其资金需求出现难题,为确保该笔业务符合“双控”标准,济宁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强和中国农业银行济宁兖州支行客户经理一同前往现场尽调,经过与客户了解沟通,证实其经营农副产品占比在60%以上,信贷资金顺利发放。
济宁市兖州区顺通建筑垃圾清运有限公司在2020年存在主营业务变更记录,为解决客户用款难题,并确保其目前从事木材购销情况属实,马强与农行客户经理对公司所有运输车辆、初加工设备以及木材存货进行了初步盘点。与客户沟通中了解到,颜店镇苗木种植户较多,木材购销行业上游供给竞争环境良好等信息,为该笔业务的真实性和借款人贷款用途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新兖镇余家村开心农场主要经营猕猴桃种植,由于猕猴桃需3-4年才能进入盛果期且前期投入成本大,客户朱明霞资金上犯了难。为解决客户融资难题,11月12日下午,济宁管理中心与济宁兖州农商行银担联动,共同前往农场进行保后检查,详细了解猕猴桃目前的生长状态及市场销售情况,确保借款人具备正常履约能力及条件,排除潜在风险隐患。
疫情期间,济宁管理中心化整为零、主动作为,始终将解决客户融资需求的任务放在心中,坚定不移地把决战四季度的目标扛在肩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济宁管理中心将抓住疫情形势日渐趋稳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银担合作,全力以赴打好四季度攻坚战,交上2022年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