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回看自己,今年的我,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校园走进职场,加入山东农担大家庭,投身三农事业,入职至今,公司为农服务的浓厚氛围,每一位党员同志的人格力量都深深感染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与成长。
我折服于每位农担人为农服务的情怀。在入职第一课的时候,董事长强调,这是一个需要对农村、农业、农民培养深厚感情的过程,这是一个要与农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职业,这也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每一位农担人用行动让我看到,当资本在农业投资面前退避三舍的时候,他们在争取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投向农业农村,以求缓解农民的燃眉之急;打造“客户直通”品牌,全力推行“产业+白名单”制度,创新产品升级,全方位服务三农。这一浓厚氛围深深鼓舞着我,虽刚加入这支队伍,却已对未来壮志满怀,渴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我惊叹于每位农担人的担当精神。担当作为是诠释对党忠诚的最佳途径,也是每位农担人的一直坚持所在。基层一线是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担当作为的第一线。一次特殊的尽调让我记忆犹新,因借款人意外去世,农户家里无法偿还借款,一时间万分焦急。在这时,农担的同志迎难而上,多次往返于农户家和银行,积极协调各个机构,想方设法帮助农户解决问题,最终风险得以化解。这都得益于农担完善的财政分险机制和特有的应急转贷基金,让农民不再有后顾之忧。通过这一事件,让我明白,青年人更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主动担当,善于作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
我感慨于每位农担人持之以恒学习的作风。李大钊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二字,青年之口头,无‘阻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不断学习,这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即使大家已经是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在闲暇时间,仍然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今年是公司数字转型的突破期,大数据场景的应用、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都要求每位农担人认真学习领会。这也不断激励我持续强化学习,尽快掌握推进工作的各项本领,提高履职能力,早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战斗力。
(通讯员 李超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