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通讯员 张开新)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划定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来,微山县财政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立足农渔湖业实际,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南四湖农渔湖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助力乡村振兴
微山县财政局坚决贯彻“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专项债券、土地出让收入等各类资金渠道安排的资金项目统筹安排、总体布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2年,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5.8亿元,其中专项资金2.9亿元、县级资金2.9亿元;2022年比2021年增加5.76%,其中专项资金增长1.4%、县级资金增长10.3%。统筹整合2022年度中央及省财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2500万元、省派第一书记帮扶资金1330万元、市派第一书记帮扶资金550万元、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700万元,支持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在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中获评“五佳”乡村振兴项目。该园区依托先进育苗技术,为全县渔民每年提供优质平价苗种3亿尾,预计亩增效益1000元,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和智慧渔业,全力打造渔业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打响微山湖渔湖品牌。
积极发挥南四湖生态保护和转移支付资金作用
长期以来,中央和省、市高度关注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又对我县增拨南四湖中央级转移支付2.4亿元。微山县财政局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要求,统筹用于南四湖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等工作,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一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逐步建立“治用保”污染防控体系,通过“治点源、控面源、建湿地”等措施,全面推进南四湖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累计投入2.5亿元,建成人工湿地6万亩,保护修复原始生态湿地10万亩,建设入湖、入境水质监测站30个;实施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完成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34万亩;先后清理湖内网箱网围3.87万亩、池塘18万亩,释放湖泊水面30多万亩,将7000余亩非法圈圩恢复原貌,环南四湖生态屏障初步建成。二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安装住家船污水桶3555个,市场化运作收集住家船生活污水;综合治理122个农村黑臭水体,年底前全部消除。三是大力推进河湖岸线环境治理。投入5000万元,拆除违规港口码头,对25家运营港口实现“三类污染物”有效上岸接收、转运、处置;配置河湖保洁员320余名、保洁船只85艘。2021年南四湖流域内南水北调干线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市境内39条入湖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
加强农渔湖业政府专项债券使用管理
上半年,微山县财政局共争取到位专项债券资金11.84亿元,其中用于环南四湖渔港经济区项目0.7亿元、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程1.5亿元、南四湖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2亿元,有力促进南四湖农渔湖产业融合发展。微山县财政局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及规范政府专项债券管理的各项要求,牢固树立债务风险意识,强化债务限额管理,严格落实政府举债负面清单制度,积极消化存量严控债务增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化解政府存量债务,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处置各种风险挑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把生态农渔湖业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
微山县财政局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撰写《绿色养殖促转型 一泓清水上北京》、《凤凰涅槃----微山县渔业绿色循环养殖调研报告》上报财政部、省财政厅,已到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多措并举,创新财政投入模式,通过该项目融资3亿元,由县属国有企业与渔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国有公司投资、合作社租赁农户池塘经营,所实现的养殖收益进行分红。下一步,计划按照池塘养殖现状分期、分批对25万亩池塘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封闭式生态渔业园区。同时,微山县财政局结合微山农渔湖业种养殖特色,围绕蔬菜大棚种植、畜牧特色养殖、小龙虾、乌鳢、大闸蟹等优质产品,组织编制《微山县湖产品养殖特色产业集群担保服务优化方案》等,针对性地开展农渔湖产品种养殖贷款发放,取得良好效果。经过不懈努力,微山县“鲁担惠农贷”从2019年底在保27户、925万元,到目前在保1562户、5.8亿元,三年间增长了62倍,为农渔湖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注入资金活力,有力支持了南四湖农渔湖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