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是个高成本、大资金的行业。这么多年来养牛场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多亏了山东农担和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才发展到今天。”梁山宏育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高玉红感慨道。
高玉红是梁山县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通过多年总结的养殖经验,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牛”路子。几年前,瞅准养殖业的高玉红,结合自身养牛经验,开始筹建梁山县第一处养殖园区发展养牛产业。然而,作为梁山县第一家肉牛产业集群受益的养殖大户,他曾因扩园区、建牛棚、买牛仔、增规模,资金周转陷入困境。
养殖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在高玉红为资金发愁时,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联合当地畜牧部门、分管农业镇长及农业银行、农商行着手对肉牛产业集群做了专门调研,主动为高玉红这样的养肉牛殖户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走访发现,肉牛养殖集群的堵点、卡点主要在融资贵、担保难上面,肉牛养殖10余年的高玉红,从基础小牛的采购、运输、成长适应、育肥到出售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省农担梁山办事处张可方经理说到。“我们就跟他聊肉牛养殖的成本,购买基础牛的价格,疫情防控,环评、土地,养殖户的合理贷款需求以及效益。制定产业集群方案的时候,我们就参考了购买基础牛的成本及养殖成本,并结合每头牛的利润,制定出了肉牛养殖产业集群方案。”
“省农担给养殖户担保增信,降低了咱们农户申请‘鲁担惠农贷’的银行准入门槛,同时分担了我们银行的风险,我们为农户办理惠农贷款没有后顾之忧。”梁山农商行杨营支行副行长郝美帅说。
“真是没想到,有农担做担保,银行很快就批下来了贷款,没有担保费,财政还没贴息。山东农担和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推出的肉牛产业集群贷真是帮大忙了,随借随还,不仅方便快捷,还享受全市最低贷款利息。”
看着银行卡上到账的100万资金,肉牛养殖户高玉红高兴地合不拢嘴。
“这几年肉牛行情不错,利润很可观。上个月,我又刚进了一大批鲁西黄牛仔,这几天饲料行情见涨,急需一笔资金购进饲料,这一百万到账,我终于可以安心了。”
“鲁担惠农贷”给高玉红送来了及时雨,为养牛产业注入了金融活水,使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山东农担梁山办事处张可方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农民土专家高玉红来讲,他从事肉牛养殖已经10余年了,建设了县里第一处养殖园区,作为肉牛产业集群的第一户,目前在保余额244万元。鲁担惠农贷惠农政策以前,高玉红在当地银行贷款年利率是11.75%,通过享受鲁担惠农贷惠农政策,基准利率为4.35%,济宁地区担保费不用农户承担,由济宁市财政预付,所有农户承担的融资成本非常低,加上目前已经补贴到位,综合融资成本才2.175%,通过鲁担惠农贷,比原来贷款一年节省利息23.36万元,相当于给客户带来了23.36万元的利润。
据了解,在鲁担惠农贷业务开展之前,梁山县的肉牛养殖行业还是比较分散的,存在规模小、环境差、资金不足等问题,2018年,梁山县里开始规划养殖园区,但养殖户因为资金问题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借钱进园区扩大养殖规模,肉牛产业形不成规模。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对肉牛养殖产业进行深入调研,进村入户,与经营主体面对面对接,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及需求,开发了《梁山县肉牛养殖产业集群操作方案》并获得省农担批复实施。
“当地有肉牛养殖传统,但是近年来,养殖户扩大规模面临的融资难贵烦等问题,成为制约全县肉牛发展的瓶颈,目前,通过农担政策支持,引导农户集约化养殖,梁山县形成了饲料青贮、养殖、粪污处理、防疫、销售一条龙的肉牛养殖专业化基地,有效改变了分散养殖带来‘脏、乱、差’问题,全县肉牛养殖规模迅速从4万头增加到12.5万头,产业覆盖人口20000余人,人均增收可达2.5万元。”梁山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梁山县肉牛养殖产业集群操作方案》是省农担针对梁山肉牛产业发展推出的全省第一个产业集群服务方案,是农担业务模式的创新,方案实施以来,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主任仝义泉介绍。
致富不忘乡亲,在养殖户高玉红的带动下,养殖户之间口口相传鲁担惠农贷,向办事处和向合作银行积极申请,截止目前,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累计向梁山县600余家肉牛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3.8亿元,为养殖户节省利息3600余万元。通过农担政策赋能,推动肉牛产业开始向集群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积极开展“鲁担惠农贷”政策宣传,实现客户直通,精准服务,通过构建乡村场景金融,全力破解农户融资难贵烦,千方百计扩大农村金融有效供给,赋能“贷”动当地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通讯员 张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