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
聚焦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丨山东: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2022-01-19 来源: 今日诸城
  • 作者:编辑:高源
  • 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5大新兴产业和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5大优势产业作为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双轮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经济持续“稳中提质、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正迸发出强劲的新活力。山东把“十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突破口,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这门功课。今年1-11月份,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6%、10.2%、13.1%和14.0%,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2.8、0.4、3.3和4.2个百分点,新动能担纲挑梁的态势加快形成。



    这一年, 山东夯实优良产业生态“四梁八柱”,推动产业链条式集群发展。济南信息技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优势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牵引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山东还筛选42条重点产业链,推进“链长制”。



    山东造深海一号能源站在海南投入使用;我国首个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石岛并网发电……这一年,山东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奋力争先,突破关键技术,擎起国之重器。聚焦“十强”产业,山东编制形成774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材料等领域,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前11个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8个百分点。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担负着扛牢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今年,山东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居全国第三位,是五个粮食增产10亿斤以上的省份之一,在遭遇36年最强秋汛情况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这一年,山东积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夏粮增产13亿斤,为全年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粮食丰收,还要颗粒归仓。山东收购、运输、储备等各个环节推进粮食减损,努力让每一粒粮食所承载的阳光雨露不被辜负。



    打造新动能,核心在产业,关键在项目,支撑在金融。助力十强产业发展,山东推动成立11支产业基金,支持546个项目加快发展。山东还与10家投资机构达成1000亿元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与10家金融机构签署3000亿元的投贷联动战略合作协议。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山东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将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陆海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