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这么一群人成了全市上下争相学习的“大明星”,他们来自最朴实无华的生活,他们来自最平凡无奇的岗位,他们就是2016年度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今天,记者带您走进扎身基层二十三载的法庭庭长、40多个春秋不离不弃的好媳妇以及20年拯救11条生命的退伍老兵,让感动继续。
张卫东,男,1973年出生,任城区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为任城区法院李营法庭副庭长。
人民好法官张卫东:率先设立“礼让调解室”,融入儒家文化的教化内容自1993年以来,张卫东已在法院工作了23年,他坚持在法庭审判第一线,共审结各类案件3000余件。由他审结的案件无一引起矛盾激化,无一缠诉上访,无一错案。在法院工作的人们都知道,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张卫东牢固树立“小案也要办成精品”的意识,不但自己坚持多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多参加庭审旁听、多参与疑难案件研讨,还要求全庭法官严格遵守程序法和实体法,把好证据关、事实关、法律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提高了全庭法官的业务素质。
不管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还是重大疑难新型案件,他都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鼓励全庭法官以和谐的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在张卫东的带领下,李营法庭在全市率先设立了“礼让调解室”。即在所有民商事案件的立案、开庭、审判、庭后等全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融入儒家文化的教化内容,将儒家的“礼让”文化运用到案件调解中,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礼让调解室”通过场景布置、音乐图片、以案说法等感观冲击,营造一种宽容礼让的氛围,让当事人在温馨的人文关怀情境下化解矛盾纠纷,达成调解协议。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履行好立足基层、服务辖区百姓,司法便民、为民的宗旨,他认真总结“礼让调解室”的工作经验,开展了“礼让调解室”进社区活动。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调解室,并在每个社区(村、居)选定一名“调解联络员”,认真开展舆情调查、预约调解、巡回审判、矛盾排查和法制宣传等工作,与构建的“调解联络员”网络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了“庭、站、员”三位一体的“礼让调解”新机制。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礼让调解室成为了法庭乃至于法院服务社区的平台、沟通民意的桥梁和宣传法治的前沿阵地。
张卫东先后被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并先后获全省法院首届“十佳办案标兵”、全省法院第四届“优秀法官”、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杨可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