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关帝庙景区修缮完工开门纳客,元代古貌得以重现
2016-10-08 09:02:59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一寺一湖一古城,宜居宜游宜养生

    作为新兴的旅游名城,汶上因佛而“聚”、因儒而“达”、因禅而“变”。近年来,汶上县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整体联动与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新领域、挖掘旅游产品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全域游,让“千年佛都”文化旅游品牌声名鹊起,实现了从品牌游到品质游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2%。

    为了突出特色品牌,聚焦传统文化,开发精品项目,近年来,汶上县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立足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景点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宝相寺景区为核心,南有南旺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北有莲花湖湿地和大汶河度假区,以泉河、小汶河景观带为廊道的“三区一带”旅游发展格局。同时,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围绕旅游景区建设布局,打造了宝相寺景区、“儒释道”传统文化街区、宝相寺-莲花湖核心旅游区“一核一街一区”旅游精品。“一核”是指汶上县不断优化景区游览线路,合理利用菩萨广场建筑,实施中都博物馆外迁工程,加快宝相宫项目和宝相精舍开发建设,持续提升宝相寺景区核心地位。“一街”是指该县开展尚书路关帝庙和文庙古建维修和规划布展工程,真正与宝相寺形成景区串联优势和资源积聚优势。针对尚书路两侧建筑进行仿古改造,建设仿古城门,布局特色小吃、风味美食、地方特产、名优商店等经营业态,重点打造“儒释道”传统文化街区。“一区”是指借助中都水库开挖有利时机,开展区域旅游专项规划,建设北泉河风景廊道,综合考虑景观改造和业态布局,策划开发养生旅游、水上旅游和大型娱乐旅游项目,引导游客由祈福礼佛许愿向禅修养生休闲转型,为创建“宝相寺-莲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一核、一街、一区”的发展规划,将不断优化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和空间结构,描绘出“一寺一湖一古城,宜居宜游宜养生”的山水画面。  

1  2  3  4  5  


责任编辑: 徐微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