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关帝庙景区修缮完工开门纳客,元代古貌得以重现
2016-10-08 09:02:59 来源:东方圣城网

    600多米的距离,融合儒释道三种文化

    “关公,老百姓又称关帝、关老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偶像,同时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宋毅告诉记者,汶上向来有“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的美誉,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政绩卓著,四方效仿。同时,汶上佛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南北朝时期即为佛教圣地,1994年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发掘出土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后,汶上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如今,关帝庙的保护修缮工程,又使得道家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了更好的物质载体,对于传承关公道义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关帝庙、宝相寺、文庙作为汶上县三大传统文化旅游景区,三座建筑群均坐落在城区尚书路。这一分布模式,形成独具汶上特色的“儒释道”传统文化旅游街区,整合了旅游资源,拉长游览线路。“宝相寺、关帝庙、文庙,这三大建筑群均分布在汶上县主城区的尚书路上,彼此间也就600多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却形成了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格局,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宋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汶上县除对关帝庙进行保护维修外,还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进行了保护修复和规划布展工程。目前,文庙完成了中路古建维修布展,正在进行两侧仿古建筑的施工,计划设置开笔礼、成人礼等体验项目。“待修复工作全部完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需要东奔西走,只需在短短六七百米的距离内,便能感受到三种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到三种不同文化带给自己的心灵感受。汶上的心灵之旅,必定更加赏心悦目、让人受益匪浅。”宋毅说。

1  2  3  4  5  


责任编辑: 徐微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