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陈曦)8月1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1-4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公示名单》,在传统医药项目类别,山东广育堂国药有限公司凭借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记者了解到,广育堂国药始创于公元1578年,是传承数百年的中医药老字号,传承至今共收录1180余个经典古方。其中,广育堂国药二仙膏制作技艺是国家中药炮制技术的典型代表,工序繁杂,要求也极为苛刻,制作要经过选药、炮制、浸泡、发酵、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熟化、品评、灌装等十三道工艺,九十九道工序,通过炮制使药材达到很好的疗效。为传承古法炮制技艺,广育堂国药建成古法炮制传习所和二仙膏古作坊,建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示范基地,不仅还原古老的炮制技艺,同时还培养一批批中药炮制人才,弘扬传统文化。
据悉,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各市按照有关要求,对辖区内的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进行了认真核对,共提交了86个项目保护单位调整或变更资料。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人员对各市上报材料进行了审核,86个项目保护单位调整程序符合规定,材料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