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第05版:第五版

两城有车

孙加俊(邹城)

四十五公里的回家路,连接着我的家和学校,也牵着七年甚至更久的挂念。这些年来,泗水、邹城的两城之间,始终有车。

初一新生报到那天,我一直忙到中午。开学前还想再回一次家——给孩子读新年级、换新环境做准备,也弥补平日里那些来不及表达的挂念。

在“泗水至邹城老乡”微信群里,我发信息寻中午拼车回去。刷朋友圈时,看见我刚毕业的学生晒出驾照——他就要上大学了。我点了个赞,他立即问我:“老师,您还没考出驾照吗?”我回了个尴尬的聊天表情,心下嘀咕:这下被学生问住了,看来不学点新东西真是不行。

近午时分,我和老乡在车站附近会合。开车的李医生、同行的王老师,我们都因忙碌而相熟,也因同行而默契。车沿圣源大道一路向南,拐进尼山圣境旁的小路。弯弯绕绕之间,远山淡影深翠,明净如洗;路旁的树已渐染秋意,黄绿斑驳,静默而温柔。早些年,这条小路清静安逸,如今大车渐多,行车也需多加小心。

我们三人聊起这一周各自的工作,有调侃,也有抱怨。话讲出来了,压力仿佛也随着笑声飘走了。

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百里之外,还有家的方向让人牵挂。我不会开车,虽不能随心往返,却也因此遇见了更多有趣的人和流动的风景。从最初担心无车可乘,到如今习惯一路颠簸,我渐渐学会适应,也学会了在晃晃悠悠中,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两城之间,总会一直有车。

2025-10-22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14076.html 1 两城有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