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伟(邹城)
记忆里的秋天,总和收获紧紧相连。而说起收获,地瓜便是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旧时的主粮,地瓜在初夏栽下,期间需经过翻藤等一番照料。待到秋风起,便是刨收的时节了。顺着根茎一镢头下去,当硕大的地瓜从土里显露出来的那一刻,总能带来一阵朴实的惊喜。看着一地圆滚滚的果实,心里便觉得分外踏实。
收获的地瓜,大部分要削成片,摊在田野里晾晒。等它们干透了,再收回家储存。这些地瓜干最终会被磨成粉,烙成煎饼,成为一家人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食。除了切片,总会留下一部分完整的,窖藏进提前挖好的“地瓜井”里,能一直吃到来年春天。
许多年过去了,旧时收种地瓜的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有一年栽种地瓜,那时我正在外上学,周末回家恰巧赶上家里抢种。母亲他们在地里不停地栽插秧苗,我便从地头的垄沟里,一趟趟地挑水浇灌。待所有秧苗终于栽完,全家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我更是一步也挪不动了。
秋收的记忆里,自然也少不了种麦、掰玉米、刨花生、割大豆的景象。当金黄的玉米挂满农院的墙头树梢,仿佛也挂起了人们沉甸甸的希冀与吉祥;当黄澄澄的花生、大豆在院里铺开,满院都洋溢着收获带来的幸福与欢畅。
秋天,是一个蕴含丰收的词语。想起它,就想起旧时的农人们,在烈日下躬身劳作,挥汗如雨。那些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粮食,让他们付出了辛劳,也曾让他们收获希望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