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虎(邹城)
“梦幻组合”常用来形容好搭档,比如《亮剑》里的李云龙和赵刚就是经典例子。人生伴侣中也有这样的“梦幻组合”,人们喜欢叫它“灵魂伴侣”。当然啦,现实中“鸡飞狗跳”、吵吵闹闹的伴侣也不少。这让人忍不住想:为什么伴侣间的契合度差别这么大?
古希腊有本书叫《论机械》,里面讲了个“轮子悖论”实验,也许能打个比方:一个大轮子和一个小轮子,各自在地上滚一圈,大轮子滚的路当然更长。但如果把小轮子放在大轮子里面,让它们圆心重合一起滚动,神奇的事发生了——小轮子滚过的路径竟然和大轮子一样长!表面上看,它们步调一致,走过的路一样长。但仔细想想,大轮子的周长明明比小轮子长得多,它每一步都跨得更远;小轮子的周长虽然短,但它紧紧贴在大轮子上,随着大轮子的节奏一起动。
大轮子滚出的是连续流畅的轨迹,而小轮子的轨迹则显得有点“碎”——因为它的运动里包含了妥协。这就像恋人间的微妙平衡:大轮子(比喻伴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能纯粹地按自己的方式前进,小轮子(比喻需要更多调整的一方)则在滑动中磨掉了一点“自我”的棱角,只为了跟上对方的步伐,找到共鸣的节奏。
从理想角度看,它们的轨迹最终会不同:大轮子画出完美的曲线,小轮子因为滑动会有点“走样”。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才让它们能一起“跳舞”——因为爱情的真谛,不是死板地要求步调绝对一致,也不是彻底各走各路,而是在共同前行的路上包容彼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