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第06版:第六版

活成一朵莲

殷允梅(微山)

清晨案头,静卧着一朵莲。确切地说,是一支莲蓬——笔直的柄,如沉默的脊梁,稳稳托举起顶端的莲蓬。那莲蓬呈倒锥形,微微内凹的轮廓里,饱满的莲子密密匝匝,每一颗都仿佛蕴藏着沉甸甸的期许。

这一刻,我倏然读懂了“托举”二字。

荷的一生,原是一场不息的托举。最初是河底的淤泥,世人常赞其“出淤泥而不染”,却鲜少提及,正是那方肥沃的黑土,无声地托举着它的根脉。悄然萌发的藕芽,刺破水面,尖尖的角顶起晨露,一寸寸向上生长,将生命的力与美托出清波。待到舒展成叶,便如铺展的绿伞,稳稳承托住滚动的露珠,任阳光在晶莹之上翩跹起舞。及至花开,颀长的花柄便化作最坚毅的支撑,托着那抹粉白或绯红,在风中亭亭玉立。如今花谢,又凝成这莲蓬,将孕育的希冀托向最高处。

这多像我们校园里的“藕芽”啊。藕芽文学社、藕芽广播站、藕芽志愿者、校刊《藕芽》……我们所营造的,不正是那方滋养生命的河底之壤么?托举着孩子们稚嫩的文字、清澈的声音和初萌的梦想,让他们如荷一般,从青涩的尖角舒展为圆润的碧叶,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华彩。

不经意间,思绪又飘向了陶行知先生。近日捧读《陶行知传》,总觉他便是这样一朵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颗心,便是托举的姿态。他洞见平民的蒙昧,便以教育为柄,托举他们挣脱愚钝;他心系家国的未来,便穷尽毕生气力,托举起了教育的星火。

先生的托举,从未因生命落幕而停歇。如今,这姿态已成薪火,传递到我们掌心。

案头的莲蓬依旧静静托举着莲子。我轻抚那些饱满的颗粒,豁然明白:所谓教育者,不过是甘愿做莲柄的人。不求如花般灼灼其华,只愿稳稳地立定,将孩子们的成长托举得高些,再高些。这,也是我心中最朴素亦最笃定的愿。

2025-07-30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9180.html 1 活成一朵莲 /enpproperty-->